从文体角度谈教学目标的拟定[论文]

从文体角度谈教学目标的拟定[论文]

ID:21736027

大小:15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4

从文体角度谈教学目标的拟定[论文]_第1页
从文体角度谈教学目标的拟定[论文]_第2页
从文体角度谈教学目标的拟定[论文]_第3页
从文体角度谈教学目标的拟定[论文]_第4页
从文体角度谈教学目标的拟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文体角度谈教学目标的拟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文体角度谈教学目标的拟定从文体角度谈教学目标的拟定戴崇洁“教学目标”回答的是“教什么”以及“教到什么程度”,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面对的问题。确定教学目标,除了要遵循教学的一般规律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立足文本的语言形式,尊重文本的文体特征。文体是文学情味、审美体验和形式特色的统一,相对于语言文字、篇章结构而言,它是更高级的一种语文形式。从文体角度拟定教学目标,能帮助我们准确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凸显语文本位,从而把语言表达形式的领悟、学习和运用作为.语文课堂的核心内容。一、从文体角度拟定教学目标的意义上海师大

2、王荣生教授说“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这是因为作者在创作不同文体的作品时“编码”方式是不同的。诗歌重意象,散文扣主旨,小说塑人物,童话离不开想象,寓言为理叙事,戏剧要设置冲突……所以,读者阅读时,则需要具有相应的“解码”策略才能与作品、作者展开流畅、深入的对话,从而获得相应的满足和愉悦的阅读体验。如果没有弄明白所教文本的文体,简单粗糙地选择教学内容,就会导致教学目标的混乱。如教任溶溶的儿童诗《爸爸的老师》,用读小说的方式感受人物形象,肯定闹笑话;教说明文《松鼠》,用读童话的方式体会作者大胆想象,不知会读成什么样;教散文

3、《匆匆》,用读寓言的眼光来领悟文中道理,情趣便不见了……所以,漠视文体的区别,我们都会发现这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为例,作者聚焦“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力求向游人介绍黄山松之“奇”,并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表达了对黄山松的喜爱赞美之情。笔者曾参与过一次课例研讨,执教者因没有认真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本体式,仅凭个人经验就认为《黄山奇松》是状物类散文,于是将教学目标设定为“学习作者定点观察的写景方法,感受黄山松‘奇’的特点”,结果整堂课下来,学生的思维局限在“找特点,品特点,写特

4、点”上,教学陷入了“内容分析式”的窠臼之中,教师感觉教得很累。后来,在专家的指引下,这位教师再次细渎《黄山奇松》,在课文中发现了“游人”“游客”两词,才发现文章的读者对象实际是来黄山游玩的人,其文体不是散文,而是一篇介绍黄山奇松的实用文。作者写作的目的不是要描写黄山松,而是要向不了解黄山松或到了黄山却对黄山松视而不见的游客介绍黄山松而已。如果从实用文的“实用性”出发选择教学内容,其教学目标应定为“学习作者是怎样运用描摹的手法介绍事物”。明确了这一目标,学生的学习自然就会紧扣“作者是如何介绍黄山松”来展开,学生获得的当

5、然也就是课文表达上的语言密码了。二、从文体角度拟定教学目标的方法不同类别的文体,作者的写作意图是有所不同的。文学类文体(如散文、诗歌、寓言、童话等)语言优美,重在抒写性灵,是作家个性情怀和人生经验的见证和总结。因此,其教学目标应偏重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及“体验情感”上。实用文体(如说明文、议论文)则具有“劝说”的特性,其写作目的是为了指导和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其阅读目标应紧扣“理解”,把课文内容和作者的表达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完整而恰当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观点。不同的文体,教学目标肯定是有所差别的

6、。执教者只有准确把握了文体特点,拟定目标时才能“有的放矢”。下面以小学课文中几种常见的文体为例,谈谈如何拟定教学目标。1.童话。童话指的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以符合儿童想象力的情节,采用拟人、夸张、象征等方法编织而成的一种富于幻想色彩的故事。它的主要特点是:艺术的幻想,拟人、夸张和象征的写法,完整的故事情节等。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为例,特级教师盛新凤拟定了这样的目标:(1)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2)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学会把课文读薄、读厚的方法。(3)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

7、,使学生感悟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2.诗歌。诗歌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感情和想象,是一种用节奏鲜明、韵律和谐的精练语言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其主要特点是:澎湃的激情,丰富的想象,高度的概括,鲜明的意象,和谐的音韵等。教学诗歌,其教学目标可立足于“入境、会意、悟情、积累”,一步步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送元二使安西》一课为例,教学目标可设定为:(1)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诗歌的节奏特点,能熟练背诵古诗。(2)结合文中注释、插图及课外补充资料,领悟诗歌的大概意

8、思。想象文中描写的景物和送别的场面,感受王维诗作“诗中有画,画中有情”的特点。(3)积累古代有关其他送别诗的诗句。3.小说。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叙述故事与描写环境,形象而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其主要特点是:曲折的故事情节,丰满的人物形象,精彩的环境、心理描写等。教学小说时,教学目标可立足于分析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