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生文明的创新特质

中国原生文明的创新特质

ID:36219139

大小:6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07

中国原生文明的创新特质_第1页
中国原生文明的创新特质_第2页
中国原生文明的创新特质_第3页
中国原生文明的创新特质_第4页
中国原生文明的创新特质_第5页
中国原生文明的创新特质_第6页
中国原生文明的创新特质_第7页
中国原生文明的创新特质_第8页
中国原生文明的创新特质_第9页
中国原生文明的创新特质_第10页
资源描述:

《中国原生文明的创新特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原生文明的创新特质日期:2012-03-24作者:来源:文汇报图片作者:陈龙图片说明:1,孙皓晖主讲图片作者:陈龙图片说明:2,孙皓晖、姜义华对话图片作者:陈龙图片说明:3,“大秦帝国吴越书友会”会员向孙皓晖赠送书法图片作者:陈龙图片说明:4,文汇讲堂首次采用“微博大屏幕”和网友互动,收到50多个在线提问图片作者:陈龙图片说明:5,会后,孙皓晖、姜义华分别为听众在《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和《中华文明的根柢》新书上签名留念孙皓晖提出以“原生理念”梳理传统文明的优秀根基中国原生文明的创新特质  3月18日下午,西北大学秦文明研究院院长、《大秦帝国》作者孙皓晖做客第51

2、期文汇讲堂主讲《中国原生文明的创新性》。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任、历史系教授姜义华受邀出任对话嘉宾    我们都知道,中国正处在一个转折和变化时期。不少有识之士拿出种种理论的谱系来叙述、评判这一转折和变化的本质,我认为相对都不够深刻。如果从文明理念上去看中国当代的发展和转折,则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我们正处在第三次文明跨越时代,只有将传统文化中的优劣梳理清楚,才能完成文明的跨越  从文明角度看,我们正处在第三次文明跨越时代,即从残破的农村文明和畸形的城市文明的混合体,发展到以工业和科学时代生产力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时代的新文明形态。  第一次文明跨越发生

3、在远古时期,即大禹治水的洪水时代。从那时起,我们从族群的原始部落联盟状态跨越到国家文明阶段。从此,我们民族进入了国家文明历史的发展。在国家文明历史发展中,我们经历了第二次文明跨越,也是最大的跨越,从战国诸侯分治的联邦体制,或者说邦联体制跨越到中国的统一文明阶段——秦帝国时代。  秦灭亡之后的两千多年,我们的文明一直处于地平线式的涌动发展。其间,虽也有过局部的文明突破与技术性质的社会发展,但是以社会制度为核心,以政治文明为主导的总体文明形态的整体跨越,再也没有出现。当下,我们面临的时代转折,实际上是中国文明即将实现的第三次整体跨越。  任何时代,任何国家,要在历史转折

4、时期继续往前迈进,首先要解决的都是对自己历史传统的认知问题。西方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成为西方向资本主义文明跨越的前奏,就是这样的典型例子。这是人类社会普遍要走过的道路,中国也不例外。  从1840年到改革开放后的30年,中国经济有了质的提升,中国人审视世界和自己的目光都趋于平静和理性。在这样的社会意识条件下,才可能出现文明跨越的思潮和文明跨越的实践。1980年代,对中国文明的否定曾经有过两种说法,一是“黄色文明落后论”,二是中国文化“酱缸论”。这两种思潮,80年代以来已经普遍遭到社会质疑。但是,真正基于文明研究的正面成果,依然很少。今天,我们要完成新的文明跨越,就必

5、须懂得五千年文明中形成了哪些根基性的传统,这些根基性的传统中间,哪些是值得我们继承的,哪些是要抛弃的。我对中国前三千年历史和文明的梳理,就是希望能做些基础的工作,以此引发整个社会对我们文明根基梳理工作的重视和热情。  中国原生文明七大阶段,政治文明都有巨大创新与跨越,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政治体制创新经验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可以划成两个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前三千年历史,是我们的原生文明时期。任何一个民族的文明形态,在其成长过程中都有一段生长、成熟、升华、沉淀,最终定型的时期。这就是我所说的原生文明。它是我们的文明高地时代,也是我们文明的根基时代。  中国原生文明历经

6、了七大时代:五帝时代、夏、商、周、春秋、战国、秦帝国。每个时代在以社会制度为核心的文明形态上都有创新,到秦达到原生文明的最高峰——民族统一,文字统一,疆域统一,由此创造性地统一了中国文明,此后历朝历代不断完善直到今天。  五帝时代的禅让制是一种古老的民主政治雏形,发展为以后的“公天下”意识  五帝时代创造了全世界绝无仅有的禅让制。尧舜禹的禅让实践非常典型,它的根本是在对社会民意的酝酿、生发、共同认可基础上选贤。这个基本的价值观,在之后的几千年历史中得到弘扬光大。《吕氏春秋》中有“天不私覆,地不私载”以及“贵公去私”理念,到孙中山发展为“天下为公”。总体上说,禅让制是

7、国家文明形成之前的“公天下”意识,也是传统文明最基本的价值观之一。  五帝之后是将近百年的洪水时代,大禹治水是我们走向国家文明的大转折时期。由此,华夏族群走出了洪水时代,并有了诸多的制度大创新。  禹是一个天才的水利学家,否定了共工和鲧都失败的堵截治水方法,首度发明了疏导方法。在大禹13年治水过程中,社会组织形式有了创新,产生了国家要素的雏形,有半军事化管理、粗浅的法律、司法权威、远古的监狱等;把天下划分九州,对我们的生存地理环境第一次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并对人群有了分地而治的雏形。史料说法之一,《山海经》就是在大禹治水中完成。  另一创新是井田制的出现。井田制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