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2012年上海历史高考卷

评2012年上海历史高考卷

ID:36394764

大小:603.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5-10

评2012年上海历史高考卷_第1页
评2012年上海历史高考卷_第2页
评2012年上海历史高考卷_第3页
评2012年上海历史高考卷_第4页
评2012年上海历史高考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评2012年上海历史高考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评2012年上海历史高考浦东新区高考是指挥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左右着中学历史教学。因此研究高考,也成为教学教研必修的功课之一。近年来,上海历史学科风波不断,高考创新也层出不穷,每年高考之后,基层反响都较为激烈。怎样把握上海历史高考之思路和方向,有的放矢地施教、辅导和学习,才是我们必须研究和关注之所在。一、2012年上海历史高考卷呈现的特色(一)依据考纲,立足基础,融通历史。2012年上海历史卷,命题基本能以2012年上海考试手册为依据,命题的立足点都是较为基础性的知识。其中以选择题较为典型,考察的多是重大历史事件(T3,秦朝统一措施,T8城市自治,T16马克

2、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T21十月革命),历史特征(T17民族资本主义特征,T18第二次工业革命特征、T19中国近代史阶段特征)和历史概念(T1金字塔、T2鼎的含义、T10宣政院、T15西学东渐,T20德国统一,T24三国同盟,T27马歇尔计划,T28三面红旗,T29土地改革,T30万隆会议)中的重要历史要素,包括静态是要素:如时间(T10,儒家文化远播东方或遣唐使、T14工业革命、T25淞沪会战,T26民国纪年);地点(T6君士坦丁堡、T12开辟新航路、T10西汉疆域)人物(T7孝文帝、T23严复主要成就)、事件等,动态的要素:背景(原因,目的),经过,结果与影

3、响等)。试卷在考查通史基础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具备贯穿中外、贯通古今、拓展历史学科的认识领域的基本素养。试卷不但有政治史和经济史的内容,还包含了科技史、思想史、制度史、哲学史、历史地理和史学理论等多方面内容。比如,第6题要求学生熟悉博斯普鲁斯海峡、爱琴海和黑海等地理知识,第31题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哲学中尊崇自然及其规律的理念。第40题“伏尔泰眼中的中国”,以法国思想巨擘伏尔泰的《风俗论》切入,以明清时期的中外交流、儒家文化及中国古代社会制度、法国启蒙运动等为基本内容,解释异质文化接触时出现的一些复杂现象,这不仅要求学生熟知相关背景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思维深

4、度,更要具备理解、包容不同文化的见识。总之,试卷考察的不仅是知识点,还有知识点背后广阔深厚的文明底蕴。(二)突出主旨,聚焦核心,均衡考点。从试卷的分值取向看,主观题主要落脚于B与C考点;从教材内容分布看也比较均衡。如下表:分册一二三四五六七分值10+1286+1416+12+24138+25(综合)具体可见《2010、2011、2012高考历史试卷考点分布简表(2012.8)》总体看上海历史卷命题延续了厚古薄今,重视对轴心文明特征,演变及其交融历史的考核,着意于对历史中人文价值的挖掘和弘扬。(三)关注生活,考查思维,渗透学科思想方法。一个学历史的人要成为有资格

5、与历史进行对话的人。从生活中建构历史情境,发掘历史元素,诠释历史、体验历史,不仅能深化对历史的认识,而且还能有效达成历史教育之目的。14如古代中国是一个农本社会,又是多民族共同生存的地域,政治上是中央集权统治,在思想文化上则表现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命题组力图在相关考点上将古代中国文明的丰厚底蕴呈现出来。最佳选择题中的百家争鸣一题、非选择题的最后一题等都体现了上述立意。同样第2、4、13、15、26、29、31等题,也可以基于生活经验来深入理解历史。历史思维是历史教学的本质。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本质,汲取历史之经验教训,也是历史教学的基本功能。历史思维在哪

6、里?主要体现在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上。近年来,上海历史卷已经作了很多探索,今年仍能看到这种风格,鼓励学生多维度思考历史,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思维手段对曾经发生的事例做“有限度的想象”和合理推论。从单选题2、8、12、13、15、19、22、看,虽然仍以历史学科的“双基”为考察目标,材料和情境并不直接依据教材,或显性的题干中,正确的答题需要借助学生的历史的积淀,以及对相关历史与概念的理解和内化的基础上;主观题36、39、40,则要借助更深入的理解,想象和推理,才能有效作答。38题,以“世界大势”来分析鸦片战争的必然性,就是要求学生能把历史事件放到时

7、代背景下进行解释的宏观分析能力。39题,以“妇女和教育”为切入点评析对民国初年的社会转型,则是考查透过历史的表象找寻历史发展实质的能力。彰显学科思想方法是二期课改的重要理念和要求。学科思想方法主要体现在哪里?体现寻找历史、认识历史和评价历史的过程中。研究和认识历史,其前提是对史料的阅读与分析理解。鉴别史料,阅读史料,提取信息,结合史料解释历史是中学历史学科思想方法的基本要求。与历年一样,本年上海试卷信息量大,史料形式灵活多样,图文并茂,体现浓厚的海派文化特点。其中特别突出的是试卷大量引入了古今中外的文献史料作为试题的核心和主干,把对史料的阅读与分析理解作为一切

8、推论和想象的前提。比如第36题“梭伦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