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oc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oc

ID:56763693

大小:37.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7-0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oc_第1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oc_第2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oc_第3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oc_第4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定义糖尿病足的定义最早在1956年由欧克利提出,是指由于糖尿病血管病变而使肢端缺血和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合并感染的足。WH0(1999年)对糖尿病足的定义: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主要临床表现为足溃疡与坏疽,是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最痛苦的一种慢性并发症,也是患者致残致死主要原因之一。二、糖尿病足流行病学(一)国外流行病学1.糖尿病足是许多国家截肢首位原因。糖尿病患者中足部溃疡的患病率为4%-10%。2.在所有的非外伤性低位截肢手术中,糖尿病患者占40%-60%。3.在糖

2、尿病相关的低位远端截肢中,有85%发生在足部溃疡后。4.在糖尿病患者中,5个溃疡中有4个是因为外伤而诱发或恶化。5.美国每年糖尿病的医疗费用中1/3花在糖病足病的治疗上,截肢的医疗费用更高(二)我国资料1.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0%,糖尿病人数已接近1个亿,是世界糖尿病发病人数除印度外最多的国家。2.我国糖尿病足患病率占糖尿病患者的14%,老年人是糖尿病足的危险人群。足部溃疡多发生于糖尿病起病后10年。病程超过20年者,约45%发生足部神经障碍性病变。3.我国住院糖尿病足的患病率为1.6%-6.4%,近年来,糖尿病病足溃疡和足坏疽的患者正在增加。总体上说,糖尿

3、病足致残率高,需行截肢手术者约占5%-10%,占所有非创伤性截肢的50%以上,截肢后30天内死亡率约有10%-14%,其生存期中位数为22个月,对患者危害极大。最近的报告表明,糖尿病患者的截肢可能性是非糖尿病者的25倍。每30秒就有人因为糖尿病足而失去一条腿。三、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一)神经病变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病变。(二)血管病变1.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闭塞。2.微血管病变、微循环障碍。(三)感染在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基础上发生,是发展、迅速恶化的重要因素,常会导致预后不良的重度坏疽。(四)足部畸形继发的各种损伤四、糖尿病足的常见的诱因(一)鞋子不合适、新鞋

4、磨伤。(二)碰撞伤、水泡破裂、烫伤、溃破。(三)鸡眼、甲沟炎。(四)修甲损伤。五、糖尿病足部形态、功能的改变长期的糖尿病可以引起一些足部形态和功能的改变。这些常见的足病,不仅可以影响双脚的正常功能,而且非常容易引发后续的损伤感染,特别是在保护不当和穿不合适的鞋时。(一)穿鞋不当引起的足部伤害和形态改变1.拇外翻,拇囊炎。2.棰状足趾、爪形趾。3.鸡眼、胼胝和老茧。4.足跟痛,平足行走痛。5.足部异常受压、摩擦和溃疡。幻灯11是足大鞋小,脚趾都被挤在一起。幻灯12显示的是拇外翻。幻灯13显示的是拇囊炎。幻灯14显示的是爪型趾和棰状趾。幻灯15显示的是穿鞋挤压引起

5、的各种鸡眼、胼胝和老茧。(二)足部压力异常导致溃疡足压的异常往往伴随着神经病变,足部压力最高的部位最早出现神经性溃疡,较高的足压可预测溃疡发生,足底胼胝通常压力较高,预示着将发生溃疡。幻灯17显示的是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总体而言,糖尿病足的发病机理比较复杂,四种病理变化相互影响,高血糖是基础病因,在血糖长期控制不良的情况下,引起血黏度和成分的变化,并发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影响神经功能,易受损伤及感染,而产生一系列病理改变。六、糖尿病足的临床分型、分类与分级(一)糖尿病足的临床分型1.湿性坏疽临床所见到的糖尿病足多为此种类型,约占糖尿病肢端坏疽的3/4。多因肢端

6、循环及微循环障碍,动静脉同时受累,常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皮肤损伤感染化脓。坏疽轻重不一,浅表溃疡或严重坏疽。局部常有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病灶发展较快,迅速波及全足,严重者常伴有全身不适,毒血症或败血症等临床表现。2.干性坏疽仅占坏疽病人的6%。多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肢端动脉及小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动脉血栓形成,致使血管腔阻塞,血流逐渐或骤然中断但静脉血流仍然畅通,造成局部组织液减少,导致阻塞动脉所供血的远端肢体的相应区域发生干性坏疽。临床表现为干性坏疽的足趾或全足逐渐干枯变黑,有时自行脱落,常伴有较为明显的疼痛。3.混合性坏疽较干性坏疽稍多见。占坏疽

7、病人的15%。湿性坏疽和干性坏疽的病灶同时发生在同一肢端的不同部位。病情一般较重,溃烂部位较多,面积较大,常涉及足的大部分或全足。(二)糖尿病足病因的分类1.神经性溃疡易发于受压点或胼胝处,如第一和第五跖趾关节跖面或足跟胼胝后缘部位。溃疡无疼痛,深而易出血,周围常有慢性炎症反应和胼胝。2.缺血性溃疡或坏疽好发于肢端及足跟,几乎多伴疼痛。溃疡边缘开始不规则,后来呈锯齿状,底部常有不健康的灰肉芽组织覆盖,周围组织呈慢性缺血改变。3.混合性最为多见。(三)糖尿病足病变的分级(Wagner分级法)0级:发生足溃疡危险因素的足,目前无溃疡。1级: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

8、2级: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蜂窝组织炎。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