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

ID:10017514

大小:3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2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_第1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_第2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_第3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是关系到广大农民健康,认真研究解决好这一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于2011年8月~9月间对陕西省xxx槐树关镇万春村新农合实施情况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分析。本次调查采取访谈和问卷两种形式进行。访谈的对象主要是万春村村委人员和有代表性的农户。针对农民的调查是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的,总共发放调查问卷39份,回收有效问卷30份,其中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7份,占23.3%;一般的14份,占46.7%;较差的9份,占30.0%。因此,本次

2、实地调查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较高的可信度,可以比较客观的反映新农合目前在农村的实施状况。一、万春村新农合实施情况分析  (一)新农合实施总体情况调查问卷资料显示,在30个样本户中,2011年参加新农合的户数为27户,占90.0%,1户未曾参加,2户因故退出。按照规定各级财政人均筹资2005年为10元,2009年增至30元,2011年达到50元;2011年全村共报销43038元,人均40.34元,其中门诊部分共报销15861元,人均14.87元;大病统筹部分共报销27177元,大病患者人均849元。农

3、民受益程度逐年提高。(二)新农合实施的具体做法  xxx发展新农合的具体做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乡镇成立新农合管理委员会,行政村成立新农合领导小组。二是做好宣传与动员工作。为了推动新农合制度的顺利实施,槐树关镇和各有关部门都加大了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新农合制度的优越性和上级有关优惠政策,增强农民群众参加新农合的积极性。三是拓展资金筹集渠道,明确上缴流程。四是根据不同情况,正确确定门诊医药费报销比例和住院医疗费报销标准。五是明确报销程序(三)新农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筹资水平与保障能力低,无

4、法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调查显示,2011年万春村农民医疗实际支出为人均223元;有关研究认为合作医疗基金的筹资水平应达到“农民人均医疗支出的50%为宜”。但该地目前筹资水平仅为50元,如此低的筹资水平导致保障能力的低下,仍然无法解决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   2.报销比例明显偏低,农民得到的实惠较小。目前xxx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报销比例一般介于60%~70%之间,而新农合的医疗费报销比例仅为30%~40%,与城市相比明显偏低,大部分的医疗风险仍然由农民自己承担。新农合规定的报销款虽然

5、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的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但从实际角度来看,农民小病挺、大病拖的现象时常发生。  3.定点医疗机构药品价格制定与控制不够规范。槐树关镇定点医疗机构的药品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格,甚至还高于国家最高限价,这实际上是把农民参加新农合的实惠转嫁给了医疗机构,这有悖于新农合的初衷。同时,村卫生室由于购进药品的自主权很高,进药渠道比较混乱,许多药经常从药贩子手中购进,难免出现给患者用假药、劣药、过期药的现象,其后果更不堪设想。 二、万春村农民对新农合的看法与愿望  (一)农民对新农合筹资

6、方式的看法  当问到“什么样的缴费水平自己能接受”时,在农户中竟有70.0%选择0~5元这样一个不切实际的标准,另有27%选择5~10元,只有3.0%选择了高于10元的10~15元。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该村经济的落后与农民对新农合知识的匮乏。当问到“如果政府给每个农民的补助大幅度提高时,是否愿意适当提高个人缴纳额”时,88.0%的回答愿意,12.0%的仍不情愿。这说明如果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的话,提高农民的个人筹资额是可以为农民所接受的。  (二)农民对新农合报销制度的知晓程度与看法  当问及“是否

7、清楚合作医疗的报销制度时”,回答很清楚的占13.3%,知道的占20.0%,多达63.3%的农户只知道报销一说,不知道怎么实现,不知道的占3.4%。至于报销制度的看法,意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报销比例太小,对经济负担的减轻效果不显著(63.3%);二是手续太繁琐(33.3%)。这说明农民对报销制度的知晓程度有待提高,而报销制度本身也有待完善。   (三)农民对新农合的整体信任程度  当问及对新农合是否有信心时,只有23.3%的农户选择了很有信心,53.4%的农户选择了一般,还有23.3%的农户对新农合

8、没有信心。对于明年是否还参加新农合,53.3%的农户愿意参加,另有46.7%的农户持观望态度。以上数据表达了本村村民对新农合的基本信任,但现实存在的种种因素限制了信任度的进一步提高。三、进一步完善新农合的对策  (一)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创新宣传形式  新农合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有效的宣传与教育,合理的动员可以让这项惠及农民的好事获得农民的认可,变要农民参加为农民主动参加。一是改变宣传对象的单一目标(农民)性,拓展宣传目标人群。二是创新宣传形式,除了通常的发放宣传单、广播宣传等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