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 (nxpowerlite)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 (nxpowerlite)

ID:10032275

大小:203.01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8-05-12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 (nxpowerlite)_第1页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 (nxpowerlite)_第2页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 (nxpowerlite)_第3页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 (nxpowerlite)_第4页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 (nxpowerlite)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 (nxpowerlite)》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十章肿瘤免疫概述肿瘤免疫学:是研究肿瘤抗原种类和性质、机体对肿瘤的免疫监视、免疫应答以及肿瘤细胞逃逸免疫效应的机制;肿瘤的免疫诊断和免疫防治的科学。肿瘤免疫学理论和实际应用的基础主要取决于肿瘤细胞是否具有肿瘤抗原。第一节肿瘤抗原一、肿瘤抗原产生的分子机制癌变过程中产生新的蛋白质基因突变等使蛋白质结构改变异常的细胞蛋白的特殊降解产物隐蔽抗原的释放膜蛋白的异常聚集胚胎抗原或分化抗原的异常表达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肿瘤细胞异常或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的总和。病毒诱生肿瘤的抗原:具有病毒特异性;由病毒DNA或RNA整合到宿主细胞DNA中,诱发细胞恶性转化,表达肿

2、瘤抗原。DNA病毒复制转化恶变癌细胞病毒颗粒释出细胞RNA病毒逆转录酶转化,细胞恶变癌细胞(肿瘤抗原)DNA(前v)整合入宿主细胞DNA转录为病毒RNA(编码v抗原)突变基因编码蛋白沉寂基因(silentgenes)表达的肿瘤抗原正常不表达,当其DNA甲基化或组蛋白乙酰化则可表达,为肿瘤抗原(表遗传学)。如MAGE,BAGE和GAGE等家族。二、肿瘤抗原的分类和特征根据肿瘤抗原特异性的分类方法肿瘤特异性抗原(TSA,TSTA)肿瘤相关抗原(TAA)证实TSA存在的方法CTL克隆技术先建立瘤细胞系+自身的PBMC(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TL(瘤特异性的)→不同克

3、隆识别不同瘤抗原表位→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找到CTL,识别的肽,即肿瘤特异性抗原。McAb技术(一个B细胞克隆识别一个表位)肿瘤免疫小鼠,TSA可有相应抗体产生细胞,此细胞与BM瘤细胞(sp2/o)融合→杂交瘤细胞,能分泌抗体,即可测出TSA抗原。肿瘤相关抗原(正常成分的异常表达)1.胚胎性抗原:AFP,CEA2.分化抗原(CD分子):白血病病人用CD分子分类黑色素瘤表达的分化抗原(见表16-4)。3.癌基因高表达的抗原:HER-2/neu(乳癌、卵巢癌)mucin,CA-125,CA-129等4.病毒编码蛋白:EBV与NPC和Burkit淋巴瘤相关。P185二

4、、肿瘤抗原的分类和特征根据肿瘤诱发和发生情况的分类方法化学或物理因素诱发的肿瘤抗原病毒诱发的肿瘤抗原自发性肿瘤抗原胚胎抗原或分化抗原理化因素诱生肿瘤的抗原:具有个体特异性;多在细胞内,由内原性抗原提呈方式激活特异性CTL。化学致癌物同品系小鼠同一个小鼠TSTA化学致癌剂诱发的瘤细胞抗原病毒诱生肿瘤的抗原:具有病毒特异性;由病毒DNA或RNA整合到宿主细胞DNA中,诱发细胞恶性转化,表达肿瘤抗原。病毒豚鼠大鼠小鼠不同种属动物交叉反应共同抗原TAA病毒诱发肿瘤细胞抗原共同肿瘤抗原(tumor-specificsharedantigen)不同个体间相同组织肿瘤或相同

5、组织来源的肿瘤,表达的抗原有很大相似性。激发机体免疫应答诱生的CTL效应有交叉反应。黑色素瘤、肺癌、乳癌等发现这类基因MAGE-1MAGE-39肽HLA-A1提呈HLA-A2提呈HLA-A1提呈HLA-Cw16提呈9肽第二节 机体对肿瘤抗原的免疫应答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体液免疫CDC(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ADCC;调理作用;抗体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细胞免疫T细胞非特异性免疫应答NK细胞;γδT细胞和巨噬细胞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降解成肽段8-10寡肽降解成肽段14-25寡肽MHCⅡ类分子MHCI类分子APC肿瘤抗原内吞抗原肽TCRTCRCD8阳性T细胞CD4阳

6、性T细胞B细胞激活的CD8阳性CTL肿瘤细胞IL-2受体Th1细胞因子Th2细胞因子克隆增殖MHCI类分子ADCC激活补体分子CDC直接溶解T细胞抗原特异T前体细胞NKLAK活化MΦ重点讲述第三节 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一、与肿瘤细胞有关的因素肿瘤细胞的抗原缺失和抗原调变肿瘤细胞的“漏逸”肿瘤细胞MHC-I分子表达低下肿瘤细胞导致的免疫抑制肿瘤细胞缺乏共刺激信号肿瘤细胞抗凋亡重点讲述二、与宿主免疫系统有关的因素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耐受APC功能低下或缺陷“封闭抗体”或“增强抗体”的作用第四节 肿瘤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及预防1.易感基因:用基因克隆或基因分析技术已

7、发现20个癌倾向基因(cancerpredispesinggene)BRCA-乳癌、卵巢癌易感MMR基因突变-结直肠癌家族2.癌的生态遗传学(ECOGENETICS):接触致癌物(基因突变)+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膀胱癌遗传因素(遗传性乙酰化解毒作用很慢)环境因素(吸烟或职业性接触芳香胺)诱发一、肿瘤的免疫诊断3.肿瘤标志4.患者免疫功能状态评估肺癌遗传因素(GSTMI缺失)吸烟谷胱甘肽烟草中的多芳香烃结合,使之失去致癌作用催化GSTMI(缺失肺癌发病有关)瘤细胞表面标志:血清标志:一、肿瘤的免疫诊断二、肿瘤的免疫治疗(一)主动免疫疗法1.非特异免疫治疗非特异刺激

8、因子(BCG,PV,LMS)CKs(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