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

ID:4235237

大小:923.51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7-11-30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_第1页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_第2页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_第3页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_第4页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十章肿瘤免疫教学要求:1.掌握TSA、TAA的定义;常见肿瘤抗原的特点;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2.熟悉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肿瘤抗原的分类。3.了解肿瘤的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原则。第二十章肿瘤免疫肿瘤免疫学(tumorimmunology)是研究肿瘤抗原、机体的免疫功能与肿瘤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相互关系;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以及肿瘤细胞逃逸免疫效应的机制;肿瘤免疫学诊断和免疫学防治的科学。“免疫监视”(immunosurveillance)免疫系统可监视肿瘤的发生并通过细胞免疫机制杀灭肿瘤,若免疫监视功能低下

2、则可能发生肿瘤。第一节肿瘤抗原肿瘤抗原(tumorantigen)是指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及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的总称。一、肿瘤抗原产生的分子机制(自学内容)1.细胞癌变过程中合成了新的蛋白质分子。2.基因突变或重排使正常蛋白质分子发生改变。3.糖基化等原因导致异常的细胞蛋白的特殊降解产物。4.隐蔽状态的抗原表位暴露。5.多种膜分子的异常聚集。6.胚胎抗原或分化抗原的异常表达。二、肿瘤抗原的分类和特征(一)、根据肿瘤抗原的特异性分类1.肿瘤特异性抗原(tumorspecificantigen,TSA)是肿

3、瘤细胞特有的或只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表面,而不存在于正常组织细胞的新抗原。但多数肿瘤抗原的免疫原性较弱。图:TSA的证实2.肿瘤相关性抗原(tumorassociatedantigen,TAA)是指在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组织均可表达的抗原,只是其含量在细胞癌变时表达明显增加。如胚胎抗原、分化抗原和过度表达的癌基因产物等均属TAA。(二)根据肿瘤抗原诱发和发生情况分类1.化学或物理因素诱发的肿瘤抗原化学致癌剂(如甲基胆蒽、氨基偶氮染料等)或物理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等)等可致某些基因发生突变或使潜伏的致癌病毒激活

4、,由此诱发肿瘤并表达新抗原。特点:免疫原性弱、特异性强、高度异质性。2.病毒诱发的肿瘤抗原多种肿瘤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有密切关系。能诱发肿瘤的病毒主要包括DNA病毒和RNA病毒,尤其是逆转录病毒。特点:无种系、个体和器官特异性,但具有病毒特异性。3.自发性肿瘤抗原自发性肿瘤是指一类无明确诱发因素的肿瘤.迄今尚未阐明其发生机制,人类大部分肿瘤属于此类。具有独特的抗原性,很少具有交叉反应。4.胚胎抗原(fetalantigen)或分化抗原1)分泌性如:甲种胎儿球蛋白(AFP)AFP:肝硬化、肝癌诊断普查,疗效观察,复

5、发指标。2)膜结合性如:癌胚抗原(CEA)CEA:镶嵌于细胞膜的180KD糖蛋白,是Ig超家族成员,结肠、直肠、食道、胃、肝、胰等处肿瘤发生时,可检出CEA,可辅助诊断,但特异性不高。第二节机体对肿瘤抗原的免疫应答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学效应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多种免疫成分,包括非肿瘤特异性和肿瘤特异性免疫,二者共同参与机体免疫监视和抗肿瘤效应。对于多数免疫原性较强的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起主要作用;对于免疫原性较弱的肿瘤,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可能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第二节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学效应机制一、体液免疫应答1.激活补

6、体系统溶解肿瘤细胞2.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3.抗体的免疫调理作用4.抗体封闭肿瘤细胞上的某些受体作用抗体可通过封闭肿瘤细胞表面某些受体而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5.抗体使肿瘤细胞上的黏附特性改变或丧失作用二、细胞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在机体抗肿瘤效应中起重要作用。1.CD4+T细胞:参与B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和CTL的活化和抗瘤效应。2.CD8+T细胞:CD8+T细胞在机体抗肿瘤效应中起关键作用。此外,Mφ、DC等抗原递呈细胞可摄取、加工处理和递呈肿瘤抗原,通过激发特异性T细胞免疫而发挥抗

7、肿瘤效应。三、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一)NK细胞的杀瘤效应视为机体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二)γδ+T细胞的杀瘤效应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但不受MHC限制。此类细胞还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发挥抗肿瘤作用。(三)Mφ的杀瘤效应此外,抗肿瘤的非特异性免疫还涉及中性粒细胞和多种细胞因子的作用。第三节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尽管机体存在多种抗肿瘤免疫学机制,但肿瘤仍可在体内进行性生长而逃逸免疫攻击,其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一、与肿瘤细胞有关的因素1.肿瘤细胞的抗原缺失和抗原调变肿瘤抗原可发生表位减少或丢失,从而逃逸免疫系统识

8、别和杀伤,此现象称为“抗原调变(antigenmodulation)”。2.肿瘤细胞的“漏逸”肿瘤生长早期,体内仅出现少量肿瘤细胞,机体免疫系统未能对其识别并产生应答.一旦肿瘤迅速生长并形成瘤细胞集团后,肿瘤抗原的编码基因可能发生突变,从而干扰或逃避机体的免疫识别,此现象称为肿瘤细胞“漏逸”(sneakingthrough)。3.MHCⅠ类分子表达异常某些肿瘤细胞表面MHC-Ⅰ类分子表达减少或缺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