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ID:10050825

大小:2.36 MB

页数:70页

时间:2018-05-12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_第1页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_第2页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_第3页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_第4页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_第5页
资源描述: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十七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AdrenocorticalHormoneAgents1AdrenocorticalHormones垂体、下丘脑、内分泌器官2AdrenocorticalHormones肾上腺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所分泌的激素的总称。肾上腺分为两部分:外周部分为皮质,占大部分;中心部分为髓质,占小部分。3AdrenocorticalHormones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盐皮质激素(Mineralocorticoids,MC)束状带: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网状带:性激素(sexhormones)4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分

2、泌的所有激素的总称。分为: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由皮质束状带合成分泌,包括氢化可的松、可的松等,受ACTH的调节,主要影响糖代谢,对水盐代谢影响较小。盐皮质激素:由皮质球状带合成分泌,包括醛固酮、去氧皮质酮等,它主要受RAAS系统的调节,主要影响水盐代谢,对糖代谢影响较小。性激素,由皮质网状带分泌。通常所指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不包括性激素。5爱德华·卡尔文·肯德尔(EdwardCalvinKendall,1886年3月8日-1972年3月4日),美国化学家。塔德乌什·赖希施泰因(TadeusReichstein,1897年7月2

3、0日-1996年8月1日),波兰出生的瑞士化学家。菲利普·肖瓦特·亨奇(PhilipShowalterHench,1896年2月28日-1965年3月30日),美国医生由于发现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结构和生理效应,他们共同获得了195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6AdrenocorticalHormones【化学结构及构效关系】1、共同的结构特点C3有酮基,C4-5有双键,C17上的二碳侧链(即C20羰基和C21羟基)为生理活性所必需。72、盐皮质激素的结构特点:C17上无羟基C11无氧(如11-去氧皮质酮)或有氧但与C18醛基形成内脂环(如醛固酮)3、糖皮质激

4、素的结构特点:C17上有羟基C11位有酮基或羟基8经过结构改造,合成的糖皮质激素的结构特点:C1-2为双键以及C6引入-CH3则抗炎作用增强,水盐代谢作用减弱;C9引入-F,C16引入-CH3或-OH则抗炎作用更强,水盐代谢作用更弱。但C6、C9位同时引入氟,则抗炎作用和钠水潴留作用都明显增强。9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轴(hypothalamo-pituitary-adrenalaxis,HPAa)的调节。CRH由下丘脑正中隆起部位的神经细胞分泌,由垂体门静脉进入垂体前叶,促进ACTH的合成和分泌。10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调节11肾上腺

5、皮质激素节律性分泌正常人的GC呈脉冲式分泌,有一定的昼夜节律性。正常人在一般情况下氢化可的松每天分泌10mg;每天上午8时血浆浓度约为16mg/100ml;下午4时则只约有4mg/100ml。了解GC分泌昼夜节律对制订GC给药方案有指导意义。12正常人皮质激素的分泌有昼夜节律性,午夜12时血浓度最低,凌晨渐升高,上午8-10时最高,此节律性变化受ACTH影响。0108124162024t(h)CORTICOSTEROIDBLOODLEVEL应激状态下,最大分泌量可达日分泌量的10倍左右.1314第一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天然品:可的松、氢化可的松短效中效长效泼

6、尼松、泼尼松龙曲安西龙、氟泼尼松龙地塞米松、倍他米松合成品1516【体内过程】脂溶性高,p.o、注射均可吸收,化学结构微小变化,显著影响吸收率;可从皮肤、眼、肺等局部吸收→全身作用;氢化可的松:p.o.1~2h高峰,维持8~10h,蛋白结合率90%(80%与皮质激素转运蛋白(CBG)结合),肝病时CBG↓,作用↑;肾病时,蛋白排出↑,CBG↓,游离型↑,作用↑。严重肝功能不全者用氢化可的松或泼尼松龙。17【药物作用】生理剂量:影响正常的物质、水盐代谢。应激状态:分泌大量的激素,机体适应内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刺激。药理剂量:除影响物质、水盐代谢外,还有抗炎、抗

7、毒、抗免疫、抗休克等作用。181)糖代谢(carbohydratemetabolism)肝糖原↑、肌糖原↑、血糖↑机制:①促进糖原异生(gluconeogenesis);②减慢葡萄糖分解为CO2的氧化过程;③减少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诱发、加重糖尿病1、对代谢的影响192)蛋白质代谢(proteinmetabolism)①促进分解②抑制合成(大剂量)(减少氨基酸向细胞内转运)。大量长期使用:负氮平衡,胸腺、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生长发育缓慢,伤口、骨折愈合缓慢。高蛋白饮食必要时合用蛋白质同化激素203)脂质代谢(fatmetabolism)①促进分解

8、②抑制合成大量长用:胆固醇↑,脂肪重新分布向心性肥胖四肢皮下脂肪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