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ID:3805273

大小:8.67 MB

页数:69页

时间:2017-11-24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_第1页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_第2页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_第3页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_第4页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_第5页
资源描述: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Adernocorticosteroids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潘国聘0373-3029101学习目标一、掌握糖皮质激素分泌规律、体内过程、药理学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临床用药方法;二、熟悉糖皮质激素生理学作用、药物互相作用;三、了解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化学结构与药理学作用之间的关系。【相关概念】激素:为所有内分泌腺体所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作用强大、活性高、用量小,具有广泛的生理调节作用。①调节机体的主要物质代谢②调控机体器官的发育和功能③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概述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细胞分泌的一类具有甾体母核的生物活性物质的总称。被膜皮质髓质球

2、状带束状带髓质被膜网状带皮质概述——肾上腺被膜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皮质髓质肾上腺实质示意图分类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包括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性激素它们分别在球状带、束状带及网状带中合成。概述——肾上腺皮质激素基本结构盐皮质激素化学结构C17上无-OH,C11上无O或有O与C18相联糖皮质激素化学结构C17上有-OH,C11上有=O或-OH;C1-2的为双键糖代谢和抗炎作用增强、水盐代谢作用减弱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给药应该早上8时给药;停药,应先停晚上。概述——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昼夜节律性早晨8时左右血中浓度最高,随后逐渐降低,零时到2时降至最低点,以后又逐渐升高。成人一般每日分泌20-30mg。如

3、长期使用超过30mg,垂体分泌ACTH减少,可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应激机理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1.应激作用各种外界有害刺激均可引起机体出现应激状态,这些应激性刺激作用于大脑皮层、肾上腺髓质使肾上腺素在血中浓度增高。这些都足以刺激垂体前叶分泌或释放较多的促皮质素,从而刺激和兴奋肾上腺皮质分泌氢化可的松类糖皮质激素,以保护机体或使机体适应这些刺激。2.调节电击、烧伤、中毒、缺氧、寒冷、过劳、传染病、强烈的情绪激动等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体内重要的内分泌激素,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①调节机体的主要物质代谢②调控机体器官的发育和功能③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天然:可的松,氢化可的

4、松人工合成:泼尼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曲安西龙,倍他米松,氟轻松,等按作用时间长短:按来源:一、分类短效:可的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泼尼松龙中效:对氟米松,氟泼尼松龙,曲安西龙长效: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短效中效长效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强的松龙曲安西龙地塞米松倍他米松抗炎作用糖代谢半衰期水盐代谢等效剂量注:氟轻松—外用,水盐代谢副作用明显增强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比较二、糖皮质激素生理效应——对代谢的作用糖代谢促进糖异生减少葡萄糖分解组织利用葡萄糖减少血糖增高蛋白质代谢分解增加抑制合成造成负氮平衡皮肤变薄淋巴、肌肉萎缩生长减慢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分解四肢分解重新分步于躯干游离脂肪酸增多血胆固醇

5、增高向心性肥胖水盐代谢弱盐皮质激素作用抗VitD的作用,减少钙的吸收潴钠排钾排钙磷骨质脱钙骨质疏松糖皮质激素生理效应——对代谢的作用糖皮质激素生理效应——允许作用定义:GCS对有些组织细胞虽然无直接活性,但给其他激素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例如:GCS对儿茶酚胺血管作用三、糖皮质激素(GCS)作用机制影响基因表达(基因效应)通过胞内受体介导影响细胞内大约10~20%基因的表达方向:上调/下调糖皮质激素(GCS)基本作用模式CBG:皮质激素转运球蛋白;S:糖皮质激素;R:糖皮质激素受体;R*:激活的糖皮质激素受体;HSP:热休克蛋白;IP:免疫亲和素RRIPIPSIPHSP70HSP90R*

6、R*激素-受体二聚体(激活)R*R*DNAGRE转录复合体(RNA聚合酶等))pre-mRNAmRNA生物效应功能蛋白细胞浆细胞核编辑(不稳定)CBGIPIPSSIPSSSSSS糖皮质激素(GCS)GCS作用广泛而复杂,且随剂量不同而异生理情况下所分泌的GCS主要影响物质代谢的过程超生理剂量的GCS则有抗炎、抗免疫、抗毒、抗休克等药理作用四、GCS的药理作用1、抗炎作用:非特异性,强,各种原因所致类症反应均有效。1)早期:抑制渗出,缓解症状,改善全身状况。利弊2)后期:抑制毛细血管和成纤维C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的形成,减轻后遗症。对急性炎症:利:抑制炎症的病理反应,缓解炎症的症状。 弊:降低了

7、机体的防御机能,可导致炎症扩散。对慢性炎症:利:预防炎症后期的粘连和疤痕形成。弊:可延缓伤口的愈合。促进炎症细胞凋亡2、GCS药理作用——免疫抑制和抗过敏作用作用于免疫过程中多个环节;小剂量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干扰体液免疫作用特点:抑制巨噬细胞处理,吞噬抗原抑制免疫母细胞的增殖和分裂;抑制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破坏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并使淋巴细胞移行至血管外、血液中LC↓GCS药理作用——免疫抑制和抗过敏作用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