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ID:10079928

大小:3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24

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1页
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2页
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3页
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4页
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教案时间:主讲人:李丽参加人:内容: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一、概述急性脑血管疾病是一组由于脑部血管病变或全身血液循环紊乱所造成的脑组织供血障碍性疾病,又称“中风”,起病急,死亡率遍,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按病变性质可分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前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者包括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一)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1.脑出血:为脑实质内出血,可发生于大脑半球、脑干、小脑中,以内囊处出血最常见。高

2、血压、动脉硬化-7-、血液病、外伤、脑血管畸形等均为出血原因,以高血压动脉硬化所致的脑出血最为常见。其发病机制为,动脉硬化造成脑动脉血管弹性降低,或产生小动脉瘤,当兴奋或活动时,在高血压的基础上,血压骤然升高,引起血管破裂,以大脑中动脉深部分支豆纹动脉最为常见。血液进入脑实质,破坏了脑组织,而产生系列临床症状。2.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而言。本病最常见的病因为先天性脑动脉瘤、脑部血管畸形、白血病、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用国或情绪激动时可致血管破裂。(二)缺血性脑血

3、管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又称小中风,主要病因是动脉硬化,颈内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部分纤维素与血小板黏附,脱落后成为微栓子,进入颅动脉,引起颅内小血管被堵塞缺血而发病。但栓子很小,容易自溶或因自流冲击被击碎,使更小的碎片进入远端末梢血管,使得循环恢复,神经症状消失。微栓子可反复产生,因此本病可反复发作。颈动脉受压或血液动力学改变也可以造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脑血栓形成:动脉硬化、风湿症、红斑性狼疮性动脉炎、结节性动脉周围炎是较常见的病因。在动脉壁病变(内膜肥厚粗糙)的基础上,管腔变窄

4、,同时自小板破裂使红细胞、纤维素等黏附粗糙处,血小板破裂释放花生四烯酸,转化为血栓烷促使血小板再聚集,血栓不断增大而最终阻塞血管。3.脑栓塞。-7-颅外其他部位病变如风心病、心肌梗死、骨折、人工气胸等均可形成栓子,随自流进入颅内动脉当栓子直径与某直径相同时,则栓子堵塞引此血管,使此动脉闭塞,产生脑缺血、脑软化,而引起偏瘫和意识障碍。三、临床表现(一)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脑出血多在白天发病,如情绪激动、活动过度、酒后排便用力时,血压突然急骤升高,致脑血管破裂大量出血而发病,以内囊出血最多见。表现为

5、剧烈头痛、头晕、呕吐(颅内压增高),迅速出现意识障碍。出血越多,意识障碍越重,鼾声呼吸,可伴有抽搐或大小便失禁,同时可有上消化道出血(胃应激性溃疡)。体检:颜面潮红、意识障碍、脉慢而有力,血压可高达26。7kPa(200mmG)以上,出血常损害内囊而出现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对侧同向偏盲(称为

6、三偏症

7、)。当清醒后可检出瘫痪肢体肌张力减弱,腱反射消失(急性期),数天后瘫痪肢体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多因大量出血致颅内压增高,短期内迅速形成脑疝而死亡。脑桥出血轻者仅有头痛、呕吐,重者表现

8、为出血灶侧周围性面瘫,对侧伎体中枢性瘫痪,称交叉瘫。当现血波及两侧时可出现四肢瘫,瞳孔呈针类样。小脑出血表出为,眩晕、呕吐、枕部头痛、眼球震颤、区济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7-(二)脑血栓形成多发生于有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的中老年人,一般无意识障碍,常在睡眠或安静休息时由于血压过低血流减慢等因素促使血栓形成而发病.起病先有头痛眩晕肢体麻木无力及一过性失语等症状.常于睡眠中或安静休息时发病,晨起时才发现半身肢体瘫痪.四、有关检查1.意识状态:脑出血常有意识变化。2、在脑血管疾病诊断方面:CT成为能够作出早期

9、诊断准确的鉴别诊断,并能直接显示病变部位,、范围和出血数量,目前CT成为诊断急性脑血管病(除蛛网膜下腔出血外)首选的检查项目。脑出血在CT图像上呈高密度影,脑缺血造成脑组织水肿和坏死,在CT图像上呈低密度影。MRI检查能进一步明确诊断。五、诊断要点1.脑出血一般诊断不难,根据患者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突然起病,养育、呕吐、迅速昏迷、大小便失禁、偏瘫和失语等,CT显示出血部位高度影。2.脑血栓形成多于动脉硬化基础上,在安静状态下缓慢起病,逐渐进展,2-3天内达高峰,神智清,CT显示低密度影。3..短暂

10、性脑缺血性发作常在24小时内恢复正常。六、治疗要点1.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以降低颅内定压和控制血压为主要措施,同时应用止血药。目前降颅压的首选药为20%甘露醇。因动脉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尽快进行手术治疗。由于头痛剧烈可根据医嘱给予脱水剂量镇静止痛剂,但禁用吗啡与塞替哌因其有抑制呼吸中枢及降低血压作用。-7-2.缺血栓脑血管病以抗凝治为主,同时应用血管扩张剂,血液扩充以改善微循环。脑血栓发病6h内可作溶栓治疗。对重症脑血栓急性期,生命体征不稳定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