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真菌药物治疗-医学ppt课件

抗真菌药物治疗-医学ppt课件

ID:10111631

大小:9.00 MB

页数:86页

时间:2018-05-13

抗真菌药物治疗-医学ppt课件_第1页
抗真菌药物治疗-医学ppt课件_第2页
抗真菌药物治疗-医学ppt课件_第3页
抗真菌药物治疗-医学ppt课件_第4页
抗真菌药物治疗-医学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真菌药物治疗-医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药物简介华西医院临床药师中心提纲Page2真菌及真菌感染深部真菌感染的一般诊治流程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药物123Page3真菌(fungus)★真核细胞组成★有细胞壁,不具有叶绿素★从外界获取碳源,行腐生或寄生生活★基本结构为菌丝和孢子Page4真菌感染深部真菌感染浅表部真菌感染真菌感染的类型常见病原菌常见感染部位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毛霉菌等手癣、足癣甲癣体癣Page6深部真菌感染的常见病原菌曲霉菌属毛霉菌念珠菌属隐球菌属双相型真菌酵母型真菌丝状型真菌假丝酵母菌属新型隐球酵母菌曲霉菌属毛霉菌属组织胞浆菌属球霉菌属球孢子

2、菌属青霉菌属★Invasivefungalinfections,IFI★Systemicfungalinfections,SFI真菌侵犯真皮、粘膜和脏器,若入侵血流,造成严重感染.可以是条件致病真菌攻击免疫低下患者;也可以是特殊地理区域致病真菌引起的感染,如组织胞浆菌、青霉菌或球孢子菌. -异于表浅真菌感染,SFI可致命.Page9侵袭(深部)真菌感染流行现状★近20余年,深部真菌感染呈持续上升趋势★1980-1990年,美国医院获得性深部真菌感染率由2‰上升至3.8‰,念珠菌菌血症增加5倍★侵袭性念珠菌病的病死率为10-49%★侵袭性曲

3、霉病可高达62-85%Page10现行指南的诊断模式基于四种核心因素的综合诊断宿主因素临床特征微生物学检查组织病理学分级诊断确诊(Proven)临床诊断(Probable)拟诊(Possible)宿主因素1.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WBC<0.5×109/L,且持续>10d⑥持续应用类固醇激素3周以上⑦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创伤、大手术、长期住ICU、长时间机械通气、体内留置导管、全胃肠外营养和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等⑤存在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症状和体征2.T>38℃或<36℃,并伴有以下情况之一:①之前60d内出现过持续的中性粒细胞减少(>10d)②之前

4、30d内曾接受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③有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史④患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2006)临床特征主要特征IPA:早期出现胸膜下密度增高的结节实变影数天后病灶周围可出现晕轮征约10-15d后肺实变区液化、坏死,出现空腔阴影或新月征次要特征肺孢子菌病:两肺出现毛玻璃样肺间质病变征象,伴有低氧血症肺部感染的症状和体征不符合主要临床表现的新的肺部浸润影持续发热>96h,经积极的抗菌治疗无效侵袭性肺曲霉感染:Air-CrescentSign肺孢子菌病伴有低氧血症的弥漫性肺间质浸润密度高、界限相对清

5、、支气管充气征阳性、以胸膜为基底肺念珠菌病合格痰液经直接镜检发现菌丝,真菌培养2次阳性(包括曲霉属、镰刀霉属、接合菌)合格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直接镜检或培养新生隐球菌阳性血液标本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检测连续2次阳性(ELISA)血液标本真菌细胞壁成分1,3-β-D葡聚糖抗原(G试验)连续2次阳性血液、胸液标本隐球菌抗原阳性微生物学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经直接镜检发现菌丝,真菌培养阳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痰液中发现肺孢子菌包囊、滋养体或囊内小体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宿主因素临床特征微生物学组织病理学确诊+*++#+临床诊断+++-拟诊++

6、--*:原发者可无宿主因素#:肺组织、胸液、血液真菌培养阳性(除外肺孢子菌)临床诊断宿主因素临床特征/影像表现真菌学镜检或培养阳性或G试验、GM试验阳性BenDePauw,etal.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2008;46:1813–21拟诊+确诊:组织学检查超级细菌NDM-1来了!抗真菌药物的研发速度1950196019802000AmBisomefluconazoleAmphocilAbelcetitraconazoleketoconazolemiconazole5-flucytosineterbinafine

7、AmphotericinBNystatinGriseofulvinisavuconazolecaspofunginanidulafunginmicafunginvoriconazoleposaconazole选抗真菌药物的作用位点核苷类似物氟胞嘧啶类-(1,3)-D-葡聚糖麦角甾醇多烯氮唑类真菌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真菌细胞壁-(1,6)-葡聚糖-(1,3)-D-葡聚糖合成酶葡聚糖合成抑制剂棘白菌素细胞核抗真菌药物分类—按作用机理分类作用机理分类代表类别代表品种杀菌性抗真菌药物作用于细胞膜麦角固醇结合剂多烯类两性霉素B作用于细胞壁β-1,

8、3葡聚糖合成酶抑制剂棘白菌素类卡泊芬净米卡芬净阿尼芬净抑菌性抗真菌药物作用于细胞膜P450-14α-去甲基酶抑制剂唑类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作用于细胞核抑制RNA、DNA合成氟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