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作用机理初探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作用机理初探

ID:10122849

大小:4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6-1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作用机理初探_第1页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作用机理初探_第2页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作用机理初探_第3页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作用机理初探_第4页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作用机理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作用机理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作用机理初探叶岱夫作者简介:叶岱夫,男,广东惠州人,1958年1月生,1974年10月参加工作,1982年7月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现为惠州学院地理学系副教授,广东省地理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会员,广东省科技成果鉴定专家库专家。长期以来从事环境地学与人文地理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和著作7部。师从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曾昭璇教授和刘南威教授。先后在《地理研究》、《ChineseGeographicalScience》等30多家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多篇文章获奖。参与完成各级各类课题多项。内容提要:地理学

2、研究的核心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人地关系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认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人地系统本身也必须得到发展,这样才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内涵的丰富化与哲理化。在当代世界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困惑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研究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相互作用机理,探讨了人地系统的发展本质、可持续发展的本质、人地协调发展的时空背景、二者相互作用机理的哲学本质等问题。认为人类社会忘我无我的思想境界、于自然地理环境融为一体的人文精神,特别是古人类所具有的那种“自律自省”的存在主义哲学思维,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及两个发展相得益彰的充分必要条

3、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内涵式发展景观再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意义。关键词: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相互作用地理哲学内涵充要条件一、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发展本质吴传钧院士认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man-eartharealsystem)是以地球表层一定地域为基础的人地关系系统。钱学森院士则进一步强调,人地关系(地域)巨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是地学重要的基础研究①内容。基础性研究成果乃是应用研究的源泉,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认识论基础将关系到人地关系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完善。趋于不断完善的人地关系理论又将不断丰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易言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本身也存在一个发展的问题。从本质

4、上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发展是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然而,这种服务是不是真正代表着双方的根本利益,或存在着互惠互利的关系呢?显而易见,这种关系是一个对立统一体,双方利益之中和互惠互利之间均在一定的地理时空耦合过程中存在着既矛盾又和谐的辩证关系。笔者认为,当代的服务与被服务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而其和谐统一却是暂时的。这就是说,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发展滞后于可持续发展。何以见得?事实上,人地关系的研究成果离“地理学应该成为一门经世致用的伟大学问”(吴传钧先生语)相距甚远,就全球目前而言,它大有沦为一种雕虫小技的工匠型学问③。不过,发展滞后的主导因素并不在于地理学人的不努力创造,

5、而在于社会的功利行为不端。功利性的利益关系使得世界范围内的人地关系日趋紧张,而有利于减缓这种紧张状态的地理学科研成果,在功利主义泛滥成灾和物欲膨胀的社会中根本不放在眼里。可见,不被社会环境(在地理人看来,这个环境相对而言是“地”)接纳是造成人地关系研究成果服务于社会的一个巨大障碍。这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我国以至世界的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理论本身是不是就完美无缺、无可非议了呢?是不是用它来服务于社会、经济和环境之后就万无一失了呢?对此问题谁也不敢作肯定回答。我国人地关系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被中国地理界重新提出的,1990年吴传钧教授撰文提出“人地关系地域系

6、统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①④。90年代中期以来,人地关系问题的研究转向更有意义的PRED系统的协调模式的探讨④⑤(B12)。尽管PRED的研究工作更具针对性、综合性、地域性、动态性、可调控性等特征,但是,由于PRED中的4个要素的相互关系尚未彻底弄清楚④⑦,人地关系系统的研究发展又一次陷入困境。因为在PRED系统中,E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E就没有P、R,更确切地说就没有D。正是没有抓住人地关系的实质性问题,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研究显得步履维艰(图1),其研究成果因为没有涉及实质性问题而不被社会承认和接纳。在这种情况下,地理学不得不在危机的界面上摇曳,理论的

7、发展更是呈现离心、涣散的局面③。长期以来,人地关系理论的研究,缺乏面向实际问题的意识,作为基础研究领域的地理学,一直是按学科部门分门别类地来开展研究,从我们现行的研究所、地理系的行政部门划分,到课题分类和课程设置以及研究生招生方向的确定,基本都是如此。这不能不影响服务于实践的能力以及学科的不断发展。二、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据最新研究表明(B13),我国农村1990~1996年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资源净产值、环境净产值和真实储蓄)与现实愿望完全相悖——可持续发展变成了不可持续的发展。世界各国也有类似情况。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我们不禁要提出一系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