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限时训练一

高二历史限时训练一

ID:10132244

大小:174.2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1

高二历史限时训练一_第1页
高二历史限时训练一_第2页
高二历史限时训练一_第3页
高二历史限时训练一_第4页
高二历史限时训练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限时训练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历史限时训练一必修三第1至5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共每题3分,共60分)1、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儒家学说,以“仁”作为人类正义的基本标准,也提出了理想国家的范式——“仁政”。孟子“仁政”思想施行的基础是A、统治者发善心B、民本思想C、以德治民D、人性本善2、善于兼听纳谏的唐太宗十分注意安抚百姓,他经常引用古语“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以警醒自己、告诫朝廷官员。此古语出自A、《论语》B、《荀子》C、《孟子》D、《春秋繁露》3、相对于先秦儒学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成为新儒学,“新”的主要体现是A、人定胜天B、独尊儒术C、天人感应D、实行仁政4、从战国“百家争

2、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②④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5、宋朝时期产生的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他的集大成者是A、朱熹B、王阳明C、程颢D、程颐6、下列对宋明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突显人性尊严,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B、注重气节、品德C、注重人的自然欲求,张扬个性D、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7、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主要在于A、儒家思想代表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B、孔子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不可动摇C、儒家思想本身具有兼容和发展的特性D、其

3、它思想不能对儒家思想构成威胁8、关于中国的数学成就,表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国家B、秦汉时期,中国出现算筹记数法的国家C、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首创割圆术D、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在世界上领先了一千年9、我国古代辩证思维在数学研究上有光辉反映,体现了近代微积分思想的萌芽。这一科技成就是A、割圆术B、简仪测量C、十进位值制记数法D、人工选择培育法10、关于《诗经》和楚辞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二者都标志着我国诗歌创作的成熟②《诗经》以人文精神和现实主义为创作态度③诗经中的“风”是最精华的部分④“楚辞”是一种新的散文体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

4、③D、②③11、唐代有一位诗人,其诗风壮浪纵姿,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和奇特的想像。根据概述,你觉得此诗人应该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杜牧12、王羲之和颜真卿都是祖籍山东的著名书法家,两人在书法领域v取得巨大成就被后人景仰的是A、楷书B、草书C、行书D、隶书13、关于两宋时期绘画艺术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写意画成就突出B、宫廷画院进入活跃时期C、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D、画学兴起14鲁迅先生曾对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主流思想给以这样的概括:“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更新,思想要旧

5、。”这一主流思想是指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题,西学为用C、兴旺民权,实行君主立宪D、自由为体,民主为用15、对于中国近代的中体西用之争,表述不正确的是A、局限于要不要学习西方物质文化的层面B、冲击了传统的保守观念C、有助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D、促使早期维新派提出改良政治的要求16、关于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马克思说:“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是评价A、毛泽东思想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C、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D、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17、“

6、外夷奇技,其始皆出中华,久之中华失其传,而外夷袭之”,有诗云:“西夷制技以奇巧,半是中华旧制来。”这种“西学中源”说的解释目的在于A、反对学习西方B、为变法做解释C、宣传中体西用D、维护中华文化18、我们之所以把维新变法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称为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是因为A、论战最先振动清朝君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的状态B、在论战中提出了学习西方科技和兴办近代工商业的要求C、资产阶级在论战中首次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要求D、论战正面抨击了封建信条和阐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19、胡适认为“文明不是笼统造成的,是一点一点的造成的,进化不是一个晚上笼统进化的,是一点一

7、滴的进化的。”这一思想实质反映的是A、多研究些问题,少研究些“主义”B、提倡民主与科学C、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宣传马克思主义<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际意义在于A、维护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B、国民政治权利的平等C、反对封建专制制度D、使民众享有民主自由权利二.非选择题.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观察图片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一:孔子讲学图图二:孔子在任司寇时的形象图三:北欧孔子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图四:孔子雕像落户柏林材料二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如何?”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