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限时训练六

高二历史限时训练六

ID:42144753

大小:186.6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9

高二历史限时训练六_第1页
高二历史限时训练六_第2页
高二历史限时训练六_第3页
高二历史限时训练六_第4页
高二历史限时训练六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限时训练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二历史限时训练六1.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口木和改革开放以來F1益强大的屮国。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有惊人的相似。你认为他们崛起的共同原因是()A.和平崛起B.武力掠夺C.制度创新D.民主强国2.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Z失,在于制;秦Z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A.分封制和郡县制B.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宗法制D.宗法制和郡县制3.秦统一后,秦始皐下令铸造传国玉玺,其正面刻

2、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被视为国Z重器。口秦以后,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在帝王眼中,玉玺的价值主要在于()A.保证皇位世袭B.体现皇权独尊C.证明皇位正统D.震慑割据篡权4.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具经济基础,二是以口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味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A.B.C.D.5.)三公制、皐权制、三公制、皇权制、宗法

3、制、屮央集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台湾学者柏杨在《屮国人史纲》小写道:“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政治结构出现的积极意义主要是A.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从民主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6.秦统一后,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系统的国家管理机构一—金字塔式的中枢行政系统……采用分工的原则,使中央政府能维持有效的运作,以管理庞

4、大的帝国”。材料说明A.皇帝制度保证了行政的有效运作B.三公九卿制度设计得比较合理C.御史制度促进了国家行政的运行D.郡县制度推动了中央集权加强6.毛泽东在一首诗里说:“祖龙(指秦始皇)魂死秦犹在,百代皆行秦政治。”毛泽东之所以认为“秦犹在”,是因为A.秦工朝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A.秦干-朝的思想、艺术、文化影响深远B.秦王朝统-中国的伟业永远为后人铭记C.秦王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为历代王朝沿用6.司马迁在《史记8226;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Z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上述材料描述的水

5、利工程是()A.郑国渠B.漕渠C.都江堰D.白渠7.《诗经•甫田》中曾这样描述齐国当时的农业状况:“无田(dian,佃,治理)甫田(tidn)(大田),维莠(ydu,杂草)骄骄。”据此可以推知()A.战国时期战争频繁B.春秋时期出现了私IIIC.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D.诸子百家有轻农思想8.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后,历代王朝大多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无法根木解决这一初会痼疾。其原因是()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够B.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的制度C.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D.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9

6、.商王朝的重人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通常用龟的腹甲或牛的胛骨卜吉凶,其中牛骨使用最多,用龟卬的较少。对这一现彖的合理解釋是A.生产活动中普遍使用牛,牛骨充足B.作为书写材料,使用牛骨较龟甲便利C.商王朝并不重视农业,大量宰杀耕牛D.游牧和畜牧是重要的生产方式,牛骨头数量多10.下图是冇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早期农业生产出現f…••二;~…事力餅火种卜彳右軽锄耕n铁犁牛耕・]►I二4男新女织P:.:匚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A.个体农耕B.奴隶制经济C.集体劳作D.自然经济11.《汉书•食货志》

7、记载:今农夫五口Z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白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Z地。……故贫民常衣牛马Z衣,而食犬彘Z食。这则材料反映()A.汉代农业生产效率高B.汉代农民税赋较轻C.作者主张恢复井田制D.作者不认同商鞅变法12.古代屮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1比界先述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皋本特征。耕作技术的发展是精耕细作的突出表现,下列能够代表当时先进耕作技术的是A.商周时期铁犁牛耕出现C.西汉时期的二牛一人耕B.东汉

8、时期使用曲辕犁D.战国时期的都江堰6.画像砖源于战国时期,盛于两汉。它主要用于宫殿、庙宇祠堂及墓室的建筑装饰,牛动反映了当时牛活和社会发展的状况。下图砖画体现了古代H然经济的一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