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部编本新人教版第23课《带刺的朋友》

2018年部编本新人教版第23课《带刺的朋友》

ID:10155714

大小:4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6-11

2018年部编本新人教版第23课《带刺的朋友》_第1页
2018年部编本新人教版第23课《带刺的朋友》_第2页
2018年部编本新人教版第23课《带刺的朋友》_第3页
2018年部编本新人教版第23课《带刺的朋友》_第4页
2018年部编本新人教版第23课《带刺的朋友》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部编本新人教版第23课《带刺的朋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8年部编本新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23带刺的朋友》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联系课文理解“径直”、“诡秘”、“兴许”等词语在具体环境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课文,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刺猬的两件事例。3.学习课文,了解刺猬偷枣的高明和斗大老黑的狡黠,感悟小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钦佩喜爱之情。教学难点:1阅读课文,能用所学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体会句子不同的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发挥想象,使句子更生动

2、形象。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课文、了解有关刺猬的知识、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师板书:15带刺的朋友2师:在童年的生活中,我们都有自己的朋友,今天,我们随作者一起来认识一位朋友,它浑身长满刺,是一位带刺的朋友,来,让我们读好课题。3、学生读题。4、带刺的朋友是指谁?(刺猬)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6“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文中记叙了刺猬的两件事。”旨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课文第一节从“挂满、一颗颗、无数”等词看出枣子丰收了,从“飘香、玛瑙”看出香味、颜色都很诱人。1、那作者对刺猬是怎么样的感情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

3、文(佩服、喜欢)2、再读课文,思考:作者通过____件事写出对刺猬的钦佩喜爱之情,分别是_____和_______。(用简要的话概括地说,如谁干什么)。】板书:偷枣儿用刺击退大黑狗的进攻2、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基本上把课文脉络理清楚了,文章主要写了刺猬偷枣儿和斗大老黑两件事,我们先学习刺猬偷枣部分。三、学习课文(一)第1到第9节——刺猬偷枣1、引读2-4节;初识这位带刺的朋友,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这天晚上——【出示】(1)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新月、朦胧:美丽而宁静)(2)这“圆乎乎的东西”是指——刺猬(3)刺猬是怎么上树

4、的?(缓慢地往树上爬)(5)师引:小刺猬不仅缓慢地往树上爬,它还诡秘地(爬向老杈),又爬向(伸出的枝丫),它这是要去——?2、师:刺猬偷的枣,在文中是这样描写的,谁来读?【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风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师,喜欢这样的描写吗?老师这里有一句句子,请你来比较下,你更喜欢那句,说说理由。A:美:句中把红枣比作玛瑙B:数量多(挂满、一颗颗、无数)C:香(飘香):香气四溢,让人馋涎欲滴。第一句简明扼要,第二句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将红枣的诱人写得生动具体,既写出了红枣数量多

5、、色彩艳丽,又写出了红枣香气诱人,同时引出了刺猬偷枣的情节。师:6这四句话都写了刺猬偷枣,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每句话里都有展示刺猬聪明、机灵的细节,有助于理解刺猬的“本事高明”。树上的枣儿这么美、这么多、这么香,真是太诱人了,让我们一起读好它。齐读2、师:这么诱人的枣子,论谁看了都垂涎欲滴,别说是贪嘴的小刺猬了。过渡:同学们刚刚说,刺猬偷枣的本领让小作者钦佩不已,那刺猬有何偷枣的本领呢?3、师:【媒体出示】老师请同学们再次认真默读课文第2—9节,思考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用直线划出有关句子,并圈出描写刺猬偷枣

6、的动词。交流:(1)刺猬偷枣的第一步是——爬树(选择晚上偷枣)(2)【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哩啪啦”地落了一地。】板书:摇晃树枝师引:使得树枝——哗哗作响,也使红枣“噼哩啪啦”地落了一地。“噼哩啪啦”说明什么?(A掉下的红枣数量多B刺猬用的力量大C当时是晚上,很安静)读好句子。(3)【我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家伙“扑”的一声,径直掉下来。】板书:掉下树径直一词说明了什么?(刺猬直接从树上下来,下树的速度快)读好句子。过渡:是啊,这一掉刺猬可能还摔得挺重,刺猬也顾不得了。(4)【它匆匆

7、地忙碌着,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地归到一起,又“扑噜”一下,就地打了一个滚。你猜怎么着?那堆枣儿,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涨大了一圈。兴许是怕被人发现,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飞快地跑去了。】板书:归枣、打滚、扎枣、驮枣、跑“匆匆”、“扑噜”、“飞快”:说明刺猬归枣、扎枣和跑的速度很快,动作熟练。突出刺猬的机灵、敏捷。6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复述,既是再一次熟悉课文,又是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体现:根据自己的想象转换人称来复述。这个环节的设计也是考虑到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学生读句:小刺猬,它下树后,动作是如此之快……。4

8、、师引读刺猬偷枣的整个过程。5、师:接下来,【媒体出示:老师请同学用“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这句话作为总起句,结合老师黑板上小刺猬的偷枣动作,可以用上“先”、“再”、“然后”、“接着”、“最后”这些连接词,来简要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6、师:学到这儿,你觉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