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小议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ID:10156814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1

小议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_第1页
小议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_第2页
小议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_第3页
小议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_第4页
小议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议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议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摘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能力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联系更紧密。要让学生真正扎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生活”语文化”。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1-0118-01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同时生活又

2、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学以致用的实战演练场所。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回顾生活、体验生活、运用生活、拓展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1.实现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与生活的对接5小学语文教材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使用的主要资源,是培育小学生人文素养的载体与沃土;因此,要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就必须先要实现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与生活的对接。依据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关系远近,可以将教材内容分为三类,分别为再现生活的教材内容、贴近生活的教材内容和远离生活的教材内容。针对不同类型的教材内容,然后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小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以及积

3、累生活,从而加深小学生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感悟。不同类型的教材内容,所起的生活化作用不同。再现生活的教材内容,可以用于引导小学生观察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事、物,通过”生活”的验证,提高学生认识。贴近生活的教材内容,可以指导小学生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寻找类似典型,对照教材内容收集实际材料,必要时可以利用参观、访问类似典型,让学生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做到触类旁通,加深感悟。远离生活的教材内容,这部分内容就需要老师来指导学生分析、对照生活中的例子,由于离现实生活比较远,可以考虑通过观看音像资料等弥补,加深与升华学生的理解。2.课堂语言贴近生活5简单明了的指令语能够使教师讲的时间相对减少,学生

4、实践语言的机会相对增加。教师在组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尽量使用普通话,这样可以创设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和学习语文的机会。小学语文课堂活动的语文指示语应当简单和明了。然而,由于小学生所掌握的语文语言知识有限,尽量使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词句,必要时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或母语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在”做中学”。并且,学生也在一起跟老师做肢体语言表演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也在他们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我们强调,尽量使用语文并不排除必要时教师可以使用母语。因为如果学生不能准确地理解教师的语言,就会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无法

5、正确地运用语言,教师就无法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也就无法达到语言训练的目的。这时如果教师用汉语把意思说出来,学生立刻就会明白该句子结构的意思,这样也能节省出更多的教学时间开展其它的教学活动。3.加强演、练再现生活,实现语文生活化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予隋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

6、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根据课文开5展心得交流会、辩论会,让学生说一说,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升华对课文的理解。或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再者,可以以各种生活化的训练,让学生加强情感体验与实践体验,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思维。4.立足开放,促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要想真正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保持一种”开放”姿态至关重要。要立足于”四个开放”即教材使用开放、学习内容开放、学习空间开放和学习方式开放;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实现”生活化”。教材使用开放,是指要倡导教师创

7、造性的理解与使用教材,并对教材进行科学的生活化整合。学习内容的开放,是指要允许教师针对教学需要创造性地开设扩读课,具体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的扩读课,(1)针对教材内容重点进行扩读,让学生选读课文之外的文章;(2)针对”文选”扩读原著,让”文选”课文成为学生可以阅读长篇著作的钥匙。(3)比较性扩读,针对不同类型的同一主题文章,让学生选择阅读,让学生在比较中开阔视野,提高能力。学习空间的开放,教师要允许教室与外部世界相联系,把校园、图书馆、体育场、集市、风景名胜等都变成学生学习、求知、感悟生活的课堂。学习方式的开放:即以教材为本,大胆创新学习形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