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政治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政治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ID:10164663

大小:27.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6-12

新课改下政治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新课改下政治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改下政治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新课程教学改革之所以取得成绩,一方面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先进性、正确性,另一方面反映了教师的实践智慧和改革热情。而新课程教学改革之所以会产生问题,从具体实施角度看,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实施者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领会出现了偏差,而且实施者的经验和能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与改革中,以高度的创新精神实践《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涌现出一大批新课程和一些好做法,提供了许多新课程改革的范例和模本,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听课过程中,我

2、们也发现不少老师的“创新”与《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徒有形式,没有实效。可以说,成绩与问题就象一把双刃剑,是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无法回避的一对矛盾。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什么样的?笔者结合上课和听课的情况,谈一谈对新课改下政治课堂教学的几点浅见。一、“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唯一学习方式吗5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有人认为这种方式在某些课堂上运用属牵强附会。其实,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习方式既要与时俱进,又要批判地继承,而不是简单、刻板地转换一种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的运用,是根据教

3、学内容来确定的。新课程政治教材的安排也体现了这一精神,如《经济常识》在每一单元的后面都安排了与内容相关的综合探究活动,教师可以据此让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地去发现、感悟,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而并非每一节课都要凸显这种方式。在笔者看来,一堂政治课能不能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关键在于能不能把学生现有的知识和所学的新内容以及情感态度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在于能不能营造出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积极的心态中进行学习,而不是对某种教学方式的生搬硬套。二、课堂气氛是否越活跃越好5有人认为新课程教学的课堂气氛一定要活跃,这一观

4、点使得教师千方百计地调节课堂气氛,如在课堂中引入各种活动,使那些比较单调的认知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变厌学为乐学。但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能起到有效的作用。笔者曾听过这样一堂课,一开始情景模拟,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但活动的主题却越来越偏,以至于在知识的生成层面上效果不大。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各方面的活动时,一定要围绕主题来进行,而且要及时调控,使活动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从而使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课堂气氛相统一。也就是说,课堂气氛的好坏不能仅局限于课堂表面的活跃,还要注重知识的升华和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训练,要让学生在课堂

5、上真正有所得才行。三、一定要采用合作讨论的方式吗合作讨论的方式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备受欢迎,尤其是在听课或比赛时更是备受宠爱,似乎缺了它就不能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确实,合作能力非常重要。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最好渠道,它既能弥补教师难以面向众多学生的教学不足,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又能够使学生体验怎样与人合作,怎样利用信息,怎样提高自己,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基。但是不是所有的内容都一定要合作讨论呢?笔者认为,合作讨论应该是有其前提和条件的,即讨论应该在学生进行了充分的独立思考后展开。另外

6、还要注意,教师是课堂的主持者和引领者,是学生合作讨论的“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和“参与者”,要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教师就应该及时进入角色,而不只是在教室里转上几圈等时间而已。四、教师是否讲得越少越好5有人认为自主学习应该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教师的职责只是维持纪律,或者根据教材重难点抛出几个问题或几个观点,然后让学生自学、自练、背诵、记忆,教师讲得越少越好,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其主人翁地位。这种观点其实是对自主学习本质的一种误解。自主学习指的是在

7、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而不是忽视教师的指导。如果忽视了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可能会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一方面,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指导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的自觉性不是很高,自治能力较差,对自主学习的适应性不强。所以,自主学习中教师的责任非常重大,教师要研究学生的资质、基础、接受能力等,并根据其特点和教学内容提出真正有启发性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能够进行发散性思维并能最终理解掌握教材重难点,既让学生百家争鸣,又能够殊途同归才行。五、多元化的课堂评价在课堂教学中,评

8、价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使学生更明智、更理性地进行学习。为了张扬学生的个性,有的老师为了追求课堂的活跃气氛,片面地运用了肯定为主的教学原则,几乎课堂只要学生回答了问题,老师总是面带微笑地表扬“不错,你动了脑筋”“你真聪明”等鼓励性语言,但对一些错误的回答,老师却没能及时地引导学生认识领悟,回答究竟是“错”,还是“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