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

ID:10177547

大小:4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6-12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_第1页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_第2页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_第3页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革命党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和武昌起义;掌握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影响。情感目标通过了解革命党人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革命史实,树立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和与时俱进、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21·cn·jy·com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历史识记能力与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难点:对辛亥革命意

2、义的理解三、教学法指导表格归纳、材料分析、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相结合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前播放纪念辛亥革命的沙画。师提问:如果我问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历史上共有多少个皇帝?出现过多少个王朝?恐怕没有人能回答。如果我问,中国皇帝制度的结束与近代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同学们能回答吧?这堂课就来看看辛亥革命是怎样发生的。2-1-c-n-j-y[讲授新课]【革命志士的奋斗】出示材料:中国长江流域各省的前景非常暗淡。……人民将会成千上万地死去,难民营里出现霍乱和斑疹伤寒。一位不知名的中国人昨天对我说,前景从来没有这样糟糕,因为中国从来没有受过这样大的水灾和饥馑的威胁。 

3、                                         【出处:21教育名师】   ——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谷物歉收威胁大半个中国,扬子江流域到处充满了无家可归和嗷嗷待哺的人群。——英国驻中国公使朱尔典师:这些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清政府是怎么做的。引出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1、学生分组讲解四次起义列表归纳武装起义的史实起义名称时间领导人结果或意义萍浏醴起义1906年冬刘道一、蔡绍南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安庆起义1907年夏徐锡麟徐锡麟死难,秋瑾被捕遇难广西起义1907年孙中山、黄兴夺取镇南关,最后失败黄花

4、山岗起义1910年黄兴等人虽然失败,但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2、黄花岗起义(1)学生讲述黄花岗起义的概况(2)出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3)出示材料: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思考:黄花岗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www.21-c

5、n-jy.com3、出示徐锡麟、秋瑾、黄兴等人的图片和林觉民的《与妻书》以及黄兴的绝命书。思考:这些革命党人有什么的精神值得人们学习?(追求真理、百折不挠,前赴后继、浴血奋斗)【武昌起义】教师介绍起义以前的中国。学生再简单介绍起义的相关知识。1、武昌起义的背景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2、起义的主力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3、起义前的形势10月初,共进会负责人孙武等在汉口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清政府到处搜捕革命党人,形势非常紧迫。21cnjy.com展示“相关史事”(p44)4、起义时间:1911年10

6、月10日5、起义过程展示武昌起义示意图,出示起义过程:武昌新军工程营起义(10月10日)→夺取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占领武昌城→攻占汉口、汉阳→成立湖北军政府(10月11日),黎元洪为都督→各省纷纷响应,一半以上宣布独立出示湖北军政府的图片和课本知识拓展讲述辛亥革命的概念思考:辛亥革命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学生分组讨论)1、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20世纪初,清政府的统治日益腐朽没落,尤其是《辛丑条约》签订后,满清王朝已经完全沦为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工具,全国人民在斗争的失败中看到了革命是唯一的出路。2、革命有着正确的指导思想。旧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革命

7、指导思想,其反帝、反封建的方针是正确的(虽然有不彻底的成分)。21教育网3、革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辛亥革命把革命的目标直指清王朝,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来源:21·世纪·教育·网】4、革命党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孙中山、黄兴、陆皓东、林觉民等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长期不懈的努力,为辛亥革命的胜利杀开了一条血路。革命党人为国家、为民族不惜牺牲自己的大无畏精神鼓舞了全国人民。21·世纪*教育网5、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辛亥革命爆发之前,革命党人利用报纸、杂志等媒体鼓吹革命,再加上清政府连续失败,民主革命的思想深入人心。www

8、-2-1-cnjy-com【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出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