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进展

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进展

ID:10191817

大小:6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6-12

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进展_第1页
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进展_第2页
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进展_第3页
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进展_第4页
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进展[摘要]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由多因素导致,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本文对妇科恶性肿瘤并发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作出系统阐述,旨在降低其发病率,提高疗效并改善预后。[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深静脉血栓;护理进展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体征,是妇科术后较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引起血栓后综合征和肺血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1]

2、。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以中老年居多,因其自身血液的高凝状态、术中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较长等因素,是术后DVT的高发人群[2]。文献报道,其发生率高达10%以上[3]。因此,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并发DVT的预防和治疗已成为研究焦点。现将近几年国内外有关妇科恶性肿瘤并发DVT的危险因素、预防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1.危险因素DVT继发于多种危险因素,包括自身和外部原因。其发生机制主要为凝血机制活化所导致的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流淤滞和静脉壁损伤三大病理生理过程[4]。1.1肿瘤因素恶性肿瘤患者血液中

3、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和血小板计数常高于正常,而抗凝物质如抗凝血酶、C蛋白及S蛋白浓度却低于正常,从而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5]。同时肿瘤细胞分泌癌性促凝活性物质,使肿瘤患者凝血系统异常激活,容易发生DVT[6]。此外,肿瘤组织本身出血坏死产生大量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活酶,促使血栓形成[7]。肿瘤生长直接侵及血管壁或压迫血管,间接导致下肢静脉回流障碍,血流缓慢,导致局部血栓形成[8]。1.2解剖因素女性盆腔解剖特点造成静脉血流瘀滞,为手术后静脉血栓形成创造了条件。如盆腔静脉密集、吻合成丛、管壁薄、无静脉瓣、无筋膜外鞘、缺

4、乏有力的组织支持[9],加之膀胱、直肠、生殖器官之间的静脉丛相互连接,导致盆腔内血液流动缓慢,易使盆腔淤血[10]。另外,女性骨盆较宽,使左髂静脉几乎呈直角汇入下腔静脉,且由于髂总动脉的骑跨和腰骶部前凸的挤压,以及左下肢静脉回流入下腔静脉的行程长而曲折,造成左下肢静脉回流阻力增大,影响静脉血液回流,减缓静脉流速,极易形成左下肢血栓[11]。1.3手术相关因素妇科恶性肿瘤手术由于时间长、范围大等特点是DVT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①术前禁食、灌肠而又补液不足,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脱水、血容量不足和血液浓缩,诱发血栓

5、形成[12]。②手术过程中机体的应激状态及手术创伤、破坏的组织代谢产物等激活内外凝血系统,造成血液高凝状态[13]。③全身麻醉引起周围静脉扩张,血流减慢,下肢肌肉受药物影响暂时性完全失去收缩功能,使小腿静脉丛壁处于松弛状态,静脉丛内淤血,极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14]。④术中输注大量低温液体、体腔开放、手术间温度过低等均可引起患者体温下降,低体温也可导致静脉血液淤滞,局部组织供氧减少,从而进一步促使DVT的形成。⑤妇科根治性手术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清扫)时,因牵拉刺激会造成盆腔内淋巴结周围静脉血管内膜的损伤,使血

6、液中凝血因子增加,血液呈高凝状态,为术后下肢DVT的发生提供了条件[15]。⑥手术切除范围广、创伤大,失血多,术中常需输入库存血,因库存血中所含细胞碎片较多、黏稠度高,促进了血栓的形成[16]。⑦由于术后伤口疼痛、年龄及留置尿管时间较长,患者下床活动晚,卧床时间过长,不能有效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使下肢血流减慢、血液黏稠度增加引发血栓[17]。此外,术中、术后止血剂应用也是导致血栓形成的一种因素。2预防2.1机械预防2.1.1梯度压力弹力袜(graduatedcompressionstockings,GCS)梯度弹

7、力袜是按循序减压原理设计的,其在踝部建立最高支撑压力,顺着腿部向上逐渐递减,其作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作用机制有:①降低下肢静脉扩张,减少血管内膜损伤,阻止静脉血栓形成;②增加下肢血流速度,缓解血液淤滞;③增强静脉瓣膜的功能;④阻止组织因子的释放[18]。GCS分为长筒(膝上型)和短筒(膝下型),一般认为长筒型对预防DVT效果更好,但李春敏等[19]研究发现长筒型预防术后DVT发生率并不优于短筒型,且价格较短筒型贵,操作不方便,舒适性差,因此建议使用短筒型梯度弹力袜。2.1.2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nt

8、ermittentpneumaticcompression,IPC)IPC是用包绕腿部的气囊规律性地充气放气顺序压迫腿部,采用梯度压力,分别对踝部、小腿和大腿产生45、30和20mmHg的压力,通过周期性加压、减压的机械作用,使静脉血以搏动式回流入肢体近端的深静脉系统,减少血流动力学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及凝血因子的粘附和聚集,刺激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引起血流动力学及纤溶系统迅速及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