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第1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ID:10198398

大小:16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6-12

第1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_第1页
第1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_第2页
第1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_第3页
第1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1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华外贸学习网www.100waimao.com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第一篇国际贸易基础与政策第1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答: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这是因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成本(或社会成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

2、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2.仿效(教材中)图1-3和图1-4,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答:在图1-1(a)中,横坐标表示Y商品的供给,纵坐标表示X商品供给,得出相应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然后在图1-1(b)中,横坐标表示Y商品的供给,纵坐标表示Y的相对价格PY/PX。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的推导如下:首先,推导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NSY。任意选取Y的三个不同的相对价格:1/2、1和2。这三

3、条相对价格线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切点分别决定了三个生产均衡点D、E、F,对应于这三点的Y的产出分别为:S1,S2,S3。在图1-1(b)中,横坐标表示Y商品的供给,纵坐标表示Y的相对价格,根据1-1(a)图,在1-1(b)图中画出对应于各种相对价格的Y的供给量,最后得出一条曲线NSY,即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该曲线斜率为正,表示随着Y的相对价格的提高,其供给水平也随之提高。采用同样的方法,可得出国民需求曲线NDY,如图1-2所示。图1-1Y商品国民供给曲线的推导图1-2Y商品国民需求曲线的推导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种商品

4、达到均衡时,另一种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试解释原因。答: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种商品达到均衡时,另一种商品中华外贸学习网打造最专业的外贸学习网站http://www.100waimao.com中华外贸学习网www.100waimao.com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也同时达到均衡。理由如下:当一种商品达到均衡时,该商品的相对价格、均衡供给与需求、均衡状态下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都得以确定,则可得到另一种商品的相对价格、生产要素需求,从而确定该商品的均衡状态下供给和需求。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

5、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答: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从生产可能性边界到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的推导如图1-3所示。图1-3过剩供给曲线的推导图1-3(a)中,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其中,横坐标表示X的数量,纵坐标表示Y的数量。图1-3(b)为过剩供给曲线。其中,横坐标表示X的过剩供给(XP-XC),纵坐标表示X的相对价格。当A国的价格正好等于PA,A国生产均衡点可以是AA′线段上的任何一点,而消费均衡点只能是其社会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即生产可能性边界所代表的这条线)的切点EA。在这种情况下,A国X商品的过剩供

6、给变化范围在-XA与之间。当A国的价格小于PA时,比如说等于p1(

7、为负。相对价格P1越低,X的消费与生产的差额就越大。因此,X的过剩供给曲线向左下方延伸。当A国的价格大于PA时,比如为等于p2(﹥PA),与上述道理一样,A国将完全专业化生产X,这时X的供给大于消费,即X的过剩供给为正。相对价格p2越高,过剩供给越大。因此,X的过剩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延伸。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教材中)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答:所得出的结果与(教材中)图1-13中的结果相一致。此时,这两条曲线交点所对应的价格为PYW/PXW,即国际

8、均衡价格。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个国家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即1≤PYW/PXW≤2。中华外贸学习网打造最专业的外贸学习网站http://www.100waimao.com中华外贸学习网www.100waimao.com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