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ID:27753712

大小:1.31 MB

页数:58页

时间:2018-12-05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_第1页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_第2页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_第3页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_第4页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9/6/20211本章结构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一、把国际贸易理论作为独立学科研究的理由二、研究方法三、研究内容第二节国贸理论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一、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二、主要分析工具三、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四、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第三节国际贸易的起因五、贸易利益9/6/20212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一、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国际贸易:狭义上讲,国际贸易系指商品(或货物)的跨国流动;在广义上,国际贸易既包括商品贸易也包括要素贸易。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

2、微观经济学。9/6/20213二、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目的生产要素在国际间和国内的流动程度的差别引起的国际间资源配置问题;现实中人为的贸易障碍对经济和福利的影响。9/6/20214补充:研究方法1、实证分析实证经济学力求描述现在的事物以及运行状态,解释各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各种经济行为的前因后果,而不论及结果的优劣。实证经济学可以分为描述经济学和经济理论。前者是利用大量的统计数据描述国际贸易的规模,流向、贸易品种的结构,汇率的确定,国际收支的变化等。后者是在对事物描述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推理和解释。提出原

3、因和结构、行为和反应的一般规律。9/6/202152、规范分析规范经济学侧重考察经济行为的后果,判断应该怎样做才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所以规范经济学通常被称为政策经济学。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为规范经济学提供分析的基础,离开实证分析的理论是缺乏说服力的,而仅有实证分析而没有规范研究则会失去经济学的社会意义。9/6/20216补充:研究内容1、国际贸易纯理论A.关于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B.关于贸易的作用与影响C.国际贸易的动态格局2、国际贸易政策9/6/202171、关于国际贸易的基础从供给方

4、面即生产成本上解释:(1)用技术的差异来解释贸易基础——亚当斯密模型和李嘉图模型;(2)用资源的不同配置来解释贸易基础——赫克歇尔-俄林模型;(3)用市场和生产规模不同来解释贸易基础——规模经济贸易模型;(4)解释成本优势动态变动的产品周期理论。9/6/20218从需求方面解释贸易基础的主要有:(1)用偏好不同解释贸易模式的需求模型(2)用收入不同解释贸易模式的林德模型9/6/202192、关于贸易产生的影响(1)对本国经济的影响;(2)对本国社会福利的影响;(3)对国际市场和外国贸易伙伴利益的影响;对国际贸

5、易影响的分析既有:既对局部市场的,也有对整体经济的;既有一国总体的,也有全球整体的;既有对短期影响的分析,也有对长期影响的分析9/6/2021102、国际贸易政策理论1、贸易政策的影响。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对各种贸易政策(包括关税、配额、出口补贴等)以及影响贸易的其他经济政策(包括产业政策、消费政策等)的实证分析。9/6/2021112、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为什么各国政府要运用政策干预贸易?决定各国不问时期不同产业贸易政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构成了国际贸易政策分析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贸易政

6、策制定过程中的政治与经济利益,人们称之为贸易政策中的政治经济学。9/6/202112第二节国贸理论基本分析方法 与模型框架一、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二、主要分析工具三、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四、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五、贸易利益9/6/202113一、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1、理论分析不涉及货币因素,即假定是物物交易。理由:假设经济行为主体的决策取决于所有价格。例1:种植小麦?棉花?例2:货币收入提高10%,消费的商品数量也会提高10%?2、分析框架上,大+2*2*2模型。3、多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4、大多都是

7、静态或比较静态分析。9/6/202114二、主要分析工具(一)供给:生产可能性边界1、生产可能性边界2、机会成本(二)需求:社会无差异曲线(三)一般均衡9/6/202115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一定技术条件下,一国全部资源所能生产各种物品或劳务的最大产量组合。9/6/202116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导出基本假定:1、某经济社会只投入K和L,生产X和Y;2、完全竞争市场;3、生产技术条件既定,且规模收益不变;4、要素总供给不变;5、要素在各部门间自由流动;6、要素都充分利用;7、经济活动中不存在外在性。则:X=Fx(

8、Kx,Lx)Y=Fy(Ky,Ly)充分就业:即资本总供给量K=Kx+KYL=LX+LY劳动总供给量L=Lx+Ly9/6/202117过程推导:(1)生产函数:(2)充分就业条件:(3)利润最大化约束条件:(4)契约线:图1-19/6/202118对等产量线的复习等产量线的含义等产量线是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或者说是表示某一固定数量的产品,可以用所需要的两种生产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