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ID:13588565

大小:225.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23

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_第1页
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_第2页
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_第3页
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_第4页
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国际经济学预习笔记——第一章国际贸易基础与政策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1、从狭义上讲,国际贸易系指商品(或货物)的跨国流动,而在广义上,国际贸易既包括商品贸易也包括要素贸易。在理论体系上,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以商品贸易作为研究对象,但也涉及一些国际要素流动问题。2、国际贸易理论区别于微观经济学理论的两个方面:第一,一般来说,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程度要比其在国内的流动程度低得多。要素价格在国内趋于一致,但在国际间可能不一致。第二,现实中,国际贸易常受到一些人为障碍的

2、影响。如政府设置关税与非关税壁垒限制进口。3、分析上分实证分析(无道德分析)和规范分析(道德分析)。实证分析排除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来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实证经济学是指企图超脱或排斥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运动的内在规律和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以了解经济是如何运行的经济学科。规范分析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提出行为标准,并研究怎样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回答“应该是什么”或“应该怎么样”的问题。规范经济学则是指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和基础,提出行

3、为标准,并以此作为处理经济问题和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探讨如何才能符合这种标准的理论和政策。4、在研究内容上,国际贸易理论分为国际贸易纯理论和国际贸易政策理论两部分。14刘晴李达1004201006301102012年寒假国际经济学预习笔记——第一章国际贸易基础与政策国际贸易纯理论主要说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从事贸易的利益及贸易利益的分配问题。它所探讨的主要问题包括贸易动机、贸易方向及贸易结构的决定因素,国际市场的均衡,以及贸易对各国生产、消费与福利的影响。国际贸易政策理论则主要探讨贸易政策,如关税、配

4、额、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对各国各项经济活动与福利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条件或环境下,政府在贸易政策制定中的最佳选择(事实上,有时政府的决策并非是最佳的)第二节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一、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方法主要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微观经济学通常是以单个消费者和厂商为基本单位,研究个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经济行为主体背后并无政治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国际贸易则涉及国家的界限,所以,经济学家在研究国际贸易时,都是以国家为单位,既考虑个体的行为,又考虑国家(或政府)的行为。国际贸易

5、理论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一,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不涉及货币因素,不考虑各国货币制度的差异与关系的影响,即在分析时假定这是一个物物交易的世界。因此,国际贸易理论实际上是一种实质面的分析。这种处理方法,与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是一致的。其主要理由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经济行为主体的决策取决于所有价格,而不是仅仅依靠部分价格信息,在“实际”经济行为没有变动的情形下,他不会改变决策。14刘晴李达1004201006301102012年寒假国际经济学预习笔记——第一章国际贸易基础与政策第二,在分析框架

6、上,各种贸易理论模型大都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两种商品(或部门)以及生产要素不超过两个。第三,国际贸易理论多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研究国际贸易必然会涉及不同国家的价格体系,所以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是不可或缺的。第四,大多数贸易理论都采用静态和比较静态分析,时间因素在国际贸易分析中较少体现。静态分析: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时所具备的条件。比较静态分析:分析在已知条件发生变化以后,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以及有关经济变量在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化,即对经济现象有关变量一次

7、变动(而不是连续变动)的前后进行比较。动态分析:对经济变动的实际过程所作的分析。特点是考虑时间因素。二、主要分析工具(一)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1、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PossibilityFrontier,PPF)一个经济社会在资源和技术一定的条件下,所可能生产出的各种产品的最大产量组合。边际技术替代率(marginalratesoftechnicalsubstitution)1、定义:MRTSLK表示在保持产量一定,每增加一单位劳动投入量时,必须放弃的资本投入量,也即资本与劳动的替代

8、比例。2、公式:MRTSLK=-ΔK/ΔL3、几何意义:边际技术替代率,实际上就是等产量线上点的斜率的绝对值。4、特点: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即在保持产量不变时,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连续增加,所要放弃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是递减的。等成本线:——又称企业预算线,它表示生产要素价格一定,生产者总成本支出一定时,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最大数量的组合。14刘晴李达1004201006301102012年寒假国际经济学预习笔记——第一章国际贸易基础与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