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

浅谈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

ID:10218198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2

浅谈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_第1页
浅谈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_第2页
浅谈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_第3页
浅谈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_第4页
浅谈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探究式教学模式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进行探究式教学,可以使学生真正对课堂产生安全感和愉悦感,从而真实地表现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兴趣;个性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7-0108一、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新课程改革就是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改变教师的角色。“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真正对课堂产生安全感和愉悦感,从而真实地表现

2、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首先,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支持学生在学习中的讨论和争论,容许学生向教师质疑、问难。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新体会、新发现、并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给予帮助和指导。5其次,教师要正确对待教学中的失误,虚心接纳学生的正确意见,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否则,师生之间将会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学生也就不可能进行主动思维。笔者在课堂中出现失误,不管是笔者自己发现还是由学生指出,总是会及时地向学生致谦,有的教师认为这样会贬低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相

3、反,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重新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假如教师为了可怜的面子,对学生的指正置若罔闻或严词拒绝,长此以往,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并且失去探究的兴趣,对于一些新发现、一些学习疑问也不敢冒然提出,课堂将变得死气沉沉。另外,恰当地运用幽默是启迪学生思维、增强课堂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它能引起学生注意,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融洽师生的情感,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主动探究。最后,教师要适当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教学已成为当前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最大的优势是生生之间信息交流迅速快捷,实现优势互补,在课堂

4、权益的保护下,学生可以自主地发表见解,可以跟教师和学生说“不”,也可以让瞬间萌发的智慧火花得以施展。另外,建立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可以为学生营造探究式学习的快乐天地,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5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兴趣是开发智力、挖掘潜能的钥匙,也是推动人们行动最好的动力。教师只有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才能使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并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将自己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内化为一种需要、一种乐趣和一种强的内驱力。要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就要善于激发初中学生的

5、积极性和兴趣。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用不着劝说一只鸟儿去飞,樊笼打开之后它立刻就会飞的。”我们的课堂应借助开放、互助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手段,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浓厚兴趣。激发兴趣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是灵活多变的。笔者在教学“生活中的轴对称”时,让学生展开小组比赛,看谁找的轴对称图形涉及种类多,看谁能提问题难倒其他小组;教学“游戏公平吗”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摸球、掷硬币、掷骰子……亲身体验游戏的公平性;在复习“一次函数的应用”时,在课堂上,笔者让各小组模拟电信公司的市场部

6、、经营部制订上网卡收费方案,并用一次函数图像来表示;笔者还时常将问题的条件或结论设计成开放式的,如学习三角形全等判定时,笔者先给出两个三角形中的两组条件,然后添加一组条件使两个三角形全等;遇到枯燥抽象的数学问题时,笔者尝试用幽默的语言来表述或是将其放到生活中进行理解或类比。三、在鼓励中张扬学生的个性5在课堂中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鼓励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张扬个性,有利于学生学习思维的发展。科学家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他在一只花盆的边缘摆放了一些毛毛虫,并让它们首尾相接,恰好连成一个圈,然后在花盆周围不远的地方撒了它们最爱吃的

7、松针。但是,由于毛毛虫天生就有“跟随”的习性,它们就这样一圈圈行走,最后疲劳饥饿而死。假如毛毛虫里能有一只与众不同,它们就能够马上改变命运,告别死亡。我们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毛毛虫”式的人,就必须鼓励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张扬个性。人本思想的核心是个性化,个性的魅力就在于心灵的涌动、智慧的闪光、激情的飞扬以及生命力的呈现、自由意识的树立。学生在自主选择、探究、合作中,必然会获得独特的体验、引发个性化生活感应、触动个性化思维过程、产生个性化心灵震撼、获得个性化联想启迪。特别是在新课堂中,学生经常会有一些奇思妙想,让教师异常惊讶却又不得不

8、佩服他们的独特思维能力。5比如在教学“生活中轴对称”时,笔者让学生用指定的“零件”拼图,他们的构思就异常丰富多彩。笔者当时印象最深刻的是这幅图片“―○―◇◇―”。一开始看到它,笔者认为这大概是北京的糖葫芦,但学生对它的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