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教师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式的研究

改进教师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式的研究

ID:10236486

大小:3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6-12

改进教师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式的研究_第1页
改进教师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式的研究_第2页
改进教师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式的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改进教师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式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改进教师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式的研究一、课题的提出1.教师素质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核心保证,教育的核心功能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而且在于教师人格的影响。人格魅力具体体现在教师的学识、修养、谈吐和行动上。“彬彬有礼”应该成为教师追求的高尚人格,而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则是“吾日三省吾身”。2.叶圣陶先生说:“所谓教育,就是养成习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大脑中储存的一笔钱,这笔钱不断增值,而人在自己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工作的重点就是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衡量其工作的成就,就应该看看其所教育的学生的全体或个体的文明行为习惯怎样。社

2、会在高速发展,教育要与时俱进,就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要保证高素质而且今后有用的人才,从小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是关键。3.目前教师的文明行为习惯现状还存在不容乐观的现象。据调查表明,教师经常存在上课经常迟到、随意进出教室、在校内及办公室吃东西、乱吐口水、乱扔垃圾、打人骂人、撒谎不诚实、指使别人为自己做事、上课打手机、要求学生作到的事情老师自己作不到等这样的现象。4.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如果能用自己的身体作出榜样,即使你嘴上不说,不去命令指使,学生也会自觉地去做,真可谓“喊破噪子,不如做出样子”。“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教师经常用自己的行动教育

3、影响学生,远比去责骂处罚学生的效果强得多。“学高信为师,身高堪称范”。学生时代正是世界观、品质、性格形成的阶段,在他们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同时,这个时期的学生又具有“向师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通过他们的眼晴在心灵的底片上留下影像,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作用,就好比一丝春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学生树立起前进的旗帜,指明前进的方向,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种。二、概念的界定1.“文明行为”具体讲就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的行为,是必须遵守的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

4、是作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行为规范。2.“习惯”是指由无数次的生息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行为方式。3.“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用比较概括的话来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他所能涉及到的社会公共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并经过多次重复或练习而固定下来、形成习惯的、外在的良好文明行为方面的教育。三、理论依据1.“教育即生活”(陶行知),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相互结合,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因此教师的日常行为习惯对学生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2.班杜拉和西亚斯的社会学习理论。这个理论认为,行为是通过观察的过程和

5、奖励与处罚的运用习得的。它强调观察学习在人的行为获得中的作用。认为人的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而学得的,依靠观察学习可以迅速掌握大量的行为模式。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过程获得。但是获得什么样的行为以及行为的表现如何,则有赖于榜样的作用。榜样是否具有魅力、是否拥有奖赏、榜样行为的复杂程度、榜样行为的结果和榜样与观察者的人际关系都将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由此看,教师是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榜样,教师的文明行为习惯对学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3.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在继承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和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一些学说基础上,就道德教育的哲学和心理

6、学基础进行专门的探讨,对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和道德教育提出了个人的主张。他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普遍存在与其行为不一致的现象,个体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水平越高,道德判断与行为的一致性程度越高。因此,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的关键是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儿童通过对假设性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介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拒斥低于自己道德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那么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要对学生的道德进行引导,首先自身的道德修养要高,要成为具有人格魅力的高素养的教师。4.赫尔巴特十分重视“对教育者本人进行高度的培养”。他说:“凡没有哲学思维的人去从事教育,很容易自以为自己已经做过广泛的改革,其

7、实只是对方式、方法稍稍作了些改进而已。在这里,比任何别的方面都更需要用哲学的眼光来检验那些流行的思想,因为在这里,日常的工作和受到形形色色的思想影响的个人经验如此严重地使人的视野变得狭隘。”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到提升自己的涵养,以培养高尚的人格,从而对学生进行教育。四、研究目标1.通过对当前教师行为对学生影响的现状调查分析,初步探讨教师良好行为习惯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及相应教育对策;探索了新时期教师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特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