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思想的生活史分析——以汪士铎歧视妇女的思想为例

一个思想的生活史分析——以汪士铎歧视妇女的思想为例

ID:10286575

大小:6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5

一个思想的生活史分析——以汪士铎歧视妇女的思想为例  _第1页
一个思想的生活史分析——以汪士铎歧视妇女的思想为例  _第2页
一个思想的生活史分析——以汪士铎歧视妇女的思想为例  _第3页
一个思想的生活史分析——以汪士铎歧视妇女的思想为例  _第4页
一个思想的生活史分析——以汪士铎歧视妇女的思想为例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个思想的生活史分析——以汪士铎歧视妇女的思想为例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个思想的生活史分析——以汪士铎歧视妇女的思想为例内容提要:汪士铎是19世纪中国社会一个非常歧视妇女的士大夫,汪氏的《乙丙日记》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这方面的信息,也给我们提供了在日常生活史层面对汪士铎歧视妇女的思想进行考察和分析的条件。通过探讨这些生活史方面的材料,可以看出、也可以更明白汪士铎歧视妇女思想肇因背后的个人生活体验和生存心态因素。关键词:汪士铎;《乙丙日记》;日常生活;生活史;“表述”日常生活(Everydaylife)正在迅速成为现在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里的一个核心概念,一个西方社会学家MichaelE.Gardiner就认为Everydaylife表现为一

2、个“深度反思”(depthreflexivity)的形式、是一有时机就可能“发病”的“人类患痛病质”(humanraaterial)的“潜在仓库”(potentialrepository),因此他主张把研究的重心更多放在促使其“发病”的日常生活中被忽视的、不平常的和反传统的面向,放在形塑人的社会权力结构上,以“把其中的矛盾性暴露出来并诱导出其潜能,把我们对这个枯燥世界的理解提高到一个批判知识的水平”。[②]Gardiner虽然是就现代性社会立论,但他对生活史(lifehistory)研究意义的揭示无疑会给我们研究一些中国问题提供启示和参考[③]。无独有偶,中国学者孙歌

3、根据她自己的研究实践也提出在重视理论层面的问题时也不能忽视对“日常生活”的认知:“日常经验的无声,不等于它不存在,它一旦爆发,理论常常无法有效应对,更无法简单改变它”。[④]从生活史角度看,人一生的思想及其变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从大的方面来说,会受时代的限制与影响,从小的方面说,会受他个人的出身、家庭、地位、经历、交游等的作用,而有时候,与时代对人的影响相比而言,有时候,个人生存的小环境可能对塑造人物思想更有决定性;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人的思想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境遇、时代等条件的变化在不断改变,即使“思想不能与存在的境遇划上等号,一代思潮的形成,更不能简约地与一代人的

4、存在境遇,轻易地联结在一起。”存在虽然不能完全决定意识,但“种种生活世界中的不满与反抗,在大变动的时刻与历史会遇,生活史与思想史便融合为一了。”[⑤]下面对一个晚清人物汪士铎的歧视妇女思想的分析,本文就拟从日常生活和“思想的社会视角”(social-orientedapproach)[⑥]方面着手。汪士铎(1802—1889)字振庵,别字梅村,四十七岁时又改字悔翁,后又改为不悔翁。江苏江宁人,其父好宋儒书,授读为业,不应试,对汪士铎的家教是“除程朱经注之外,禁勿观”[⑦],其家原“以资财雄于时”,至其祖父时,“家中落”,“又牵家产涉讼事,至十七年乃结”[⑧],自此后汪

5、家益寥落,汪士铎稍长,即舌耕养家,因贫不能娶,二十六岁始娶妻宗孺。汪四十六时,其妻其母相继去世,四十八岁时,娶继室吴兴沈氏。太平军占领南京前他为塾师,后因书累不愿逃跑,被迫在太平军占领的南京下呆了九个月,就又辗转逃往安徽绩溪,1859年后先后入胡林翼、曾国藩幕府出谋划策,太平军被平定后,他就回乡闲居,从曾国藩到沈葆桢,历任江督,“莫不宾礼之”。[⑨]汪富有才具,与当时南方大儒陈澧齐名,被称为“江宁一大儒宗”[⑩],其同时代名士李慈铭也说汪“其地理考据之学名称于时,文亦修洁。”[11]后世学人宋恕说汪士铎“博治百氏”,把汪与其师俞樾并称[12],而费行简则称他“淹贯十记

6、,识备三长,洽通上下”[13]。就这样一位人物,然他在其秘不示人的《乙丙日记》中透露出的对妇女歧视性的言论“皆有激而言,自多过当之论”![14]可能也是“古往今来所仅见”。[15]《乙丙日记》系汪士铎在乱军中所记,该日记“所述自咸丰癸丑甲寅乙卯,迄于丙辰之事,大抵皆乙丙间所记,故为编定题名《乙丙日记》”[16],由邓之诚辑出并为之命名,《日记》内容主要是作为一个太平军之难的受害者和近距离观察者和一个低层士大夫,汪士铎用自己的笔记下了这一时期他的生活史——他的“生存心态”、他对时局的认知和感受、反省和主张;癸丑甲寅乙卯丙辰指1853年到1856年,这段时间汪士铎颠沛流离

7、,被困在太平军占领下的围城九个月之后成功逃亡至安徽绩溪,所记事情多为亲见实录,所发评论多为目击“案发现场”后的“触景生情”,又因日记“不欲于示人”,“是一个充满情绪、矛盾、杂乱无章的空间”[17],日记文字往往直抒胸臆、直言不讳,看不出有作伪或矫饰成分,应该是汪士铎在那段非常时期的生活史的比较真切的反映。推而广之,类似《乙丙日记》这类私密性材料能使我们不再局限于作者所公开发表的言论,“而能从一个新的广度与纵深来探讨思想、文化史”[18]。汪士铎1853年前曾著书达70余种,但由于遭太平军之难,全部遗失,又长女、次女及一子皆死于太平军之难,他历尽艰险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