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学前儿童思维和言语的发展

第七章学前儿童思维和言语的发展

ID:1029685

大小:145.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7-11-06

第七章学前儿童思维和言语的发展_第1页
第七章学前儿童思维和言语的发展_第2页
第七章学前儿童思维和言语的发展_第3页
第七章学前儿童思维和言语的发展_第4页
第七章学前儿童思维和言语的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七章学前儿童思维和言语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七章学前儿童思维和言语的发展目标导航1.知道思维的概念、思维的特点以及思维的种类。2.知道思维的基本过程和思维的三种形式。3.了解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4.初步掌握如何培养学前儿童思维能力。5.知道言语和语言的概念,了解言语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6.初步了解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特点。7.初步掌握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言语水平。案例引入小明是某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这一天,爸爸去幼儿园接小明时,幼儿园王老师向爸爸夸奖小明的聪明伶俐。爸爸说:“还聪明?他简直太笨了,太让我失望了。”老师问爸爸为什么这么说。爸爸说:

2、“我教了他简单的加减法。结果当我问他2+2=?时,他根本答不上来。”这时,老师蹲下来问小明:“明明,现在老师这里有4颗糖,要分给你和真真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一样多,应该怎么分呀?”小明看着老师手里的糖,很快地答道:“分给我2颗,分给真真2颗。”爸爸纳闷了,小明能够把4颗糖分给两个小朋友,为什么他就算不出2+2=?呢?案例中小明能够把4颗糖分给2个小朋友,却不能算“2+2=?”,也就是说他能做除法却算不出加法,这涉及到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的问题。思维是心理学中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复杂的问题。那么,什么是思维?学前儿童思

3、维具有什么特点?思维与言语有什么关系?学前儿童言语发展有何特点?如何对学前儿童思维与言语进行培养?本章将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论述。第一节思维的概述一、什么是思维(一)思维的概念1.定义简单地说,思维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与感知觉一样,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不同的是,感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表面特性和外部联系。而思维是对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感知觉是认识过程的低级阶段,思维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但是,人的思维是在对事物的感知的基础上产

4、生的。如果没有大量的感性材料,思维就不可能发生。反过来说,人的感知觉也不能离开思维,知觉只有经过思维后才有意义。2.思维与语言思维与语言是紧密联系的。语言是思维的内容和工具,思维的进行离不开语言。反过来,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任何语言都是由词汇和语法规则构成的符号系统,而词汇和语法规则却是思维的成果。但是,思维与语言是不能等同的。语言具有民族性,思维规律具有普遍性。除语言外,人类还可以借助其他工具如表象和动作进行思维。(二)思维的特性思维最本质的特征就是间接性和概括性。1.思维的间接性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

5、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和认识另一些没有被直接感知或不可能被直接感知的事物。例如,早上起床后,看到地上湿漉漉的,树叶上也沾满了水珠,就知道昨晚下雨了。这种根据环境提供的信息推断出下雨的过程就是思维的间接性。思维的间接性使人的思维有无限的认识能力。它使人们能推测过去,展望未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2.思维的概括性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的特征和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抽取出来,加以概括。它反映的是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共性。例如,铅笔、钢笔、圆珠笔、毛笔,尽管形态各异,颜色不同,质地也不

6、一样,但都可用来书写。所以,“笔是用来书写的工具”。任何科学概念、定理、规则都是通过概括得出来的。思维的概括性使人的认识活动摆脱了具体事物的局限性和对事物的直接依赖,这不仅扩大了人们认识的范围,也加深了人们对事物的了解。(三)思维的发生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1.思维的发生发展标志着儿童认识水平的提高思维是在感觉、知觉、记忆等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的,在个体心理发展中出现较晚。思维的发生不但标志着儿童的认识过程已经齐全,而且使儿童的认识过程发生重要质变。因为有了思维,知觉变得比以前复杂和深刻。它不再是简单的反

7、映事物的外部特征,也开始反映事物的意义和意义之间的联系。记忆也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同时,思维也使儿童认识事物、接受教育的能力迅速提高。儿童对事物的认识不再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是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如儿童看一幅雪景画推断出这画的是冬天的景象,这就是对事物的内在属性和事物的内在联系的认识。2.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儿童个性开始萌芽思维的影响并不局限于认知领域,它还渗透到情感、意志和社会性各个方面,促进儿童个性的萌芽。在思维影响下,儿童情感渐渐发展,并开始出现高级情感。同时,思维还使儿童增强了责任感和自制力,出现

8、意志行动的萌芽。对自己、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识,还使儿童知道自我,自我意识开始出现。自我意识的出现,标志着儿童个性的萌芽。总之,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儿童整个心理水平不断得以提高,开始成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而统一的整体。二、思维的种类思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类。(一)从个体思维发展历程与思维的凭借物来看,思维可以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1.直观动作思维直观动作思维是一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