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青素对ecv304细胞的抗氧化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虾青素对ecv304细胞的抗氧化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ID:10369399

大小:5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虾青素对ecv304细胞的抗氧化作用及其作用机制_第1页
虾青素对ecv304细胞的抗氧化作用及其作用机制_第2页
虾青素对ecv304细胞的抗氧化作用及其作用机制_第3页
虾青素对ecv304细胞的抗氧化作用及其作用机制_第4页
资源描述:

《虾青素对ecv304细胞的抗氧化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虾青素对ECV304细胞的抗氧化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摘要】目的研究虾青素的抗氧化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MTT、LDH释放实验检测了虾青素对ECV304细胞活力的影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二氨基二苯甲烷(MDA)、细胞内氧化应激活性氧(ROS)、一氧化氮(NO)的测量实验检测了虾青素对ECV304细胞的抗氧化作用,ATP、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线粒体跨膜电位的测量实验检测了虾青素对ECV304细胞线粒体的保护作用。结果虾青素能保护细胞膜不受损伤,提高细胞活力,降低ROS、MDA的含量,升高SOD活性和NO含量。同时,虾青素还能显著升高ATP水平和COX活性,线粒体

2、跨膜电位有所升高。结论虾青素的抗氧化作用可能是通过保护线粒体功能实现的。【关键词】虾青素;抗氧化作用;线粒体跨膜电位;ATP【Abstract】ObjectiveTostudyastaxanthinantioxidativeactioninECV304cellsanditsmechanism.MethodsTheeffectsofastaxanthinoncellviabilityethods.TheeffectsofastaxanthinonantioxidativeactioninedbySODactivityandthecontentsofMDA,ROSandNO.Thep

3、rotectiveeffectsonmitochondriaitochondrialmembranepotential.ResultsAstaxanthincouldprotectcellmembrane,increasecellviability,SODactivity,NOcontent,ATPlevel,COXactivityandmitochondrialmembranepotential.Meanightbepletedthroughthepathitochondria.【Keyitochondrialmembranepotential,ATP正常情况下,机体的自由基处于

4、不断产生与清除的动态平衡之中,是机体有效的防御系统。但自由基如果产生过多或清除过慢,它可以通过攻击生命大分子物质及各种细胞器,造成机体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及组织器官水平的各种损伤,加速机体的衰老进程并诱发各种疾病,其中包括常见的肿瘤、动脉硬化、中风、心脏病、白内障、糖尿病等[1~6],因此寻找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的药物是非常重要的。虾青素(astaxanthin)是唯一能通过血脑屏障的酮式类胡萝卜素,在其分子中,有很长的共轭双键、羟基和在共轭双键链末端的不饱和的酮基,其中羟基和酮基又构成α羟基酮,这些结构都具有比较活泼的电子效应,能向自由基提供电子,使得虾青素具有抗氧化作用。本实验

5、通过虾青素对H2O2氧化损伤人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的保护作用,初步研究了虾青素的抗氧化作用及其作用机制。1材料与方法1.1仪器和试剂虾青素、DMEM粉剂、MTT购自Sigma公司,LDH、MDA、SOD测定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NO、ROS、ATP、线粒体分离试剂盒、线粒体跨膜电位测定试剂盒购自碧云天生物技术研究所,荧光分光光度计购自美国埃尔默公司,酶标仪购自上海雷勃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流式细胞仪购自美国贝克曼公司。1.2细胞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ECV304购自美国ATCC,细胞接种于培养瓶内,加入含10%胎牛血清、青霉素、链霉素的DMEM细胞培养液,每2~3d更换

6、1次培养液,待培养形成的细胞汇合成单层细胞以后,用0.25%胰蛋白酶消化传代或接种于培养板上,保持细胞状态良好以备实验使用。1.3ECV304细胞分组处理将ECV304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高/中/低不同剂量药物组。对照组和模型组使用正常培养液进行培养,高、中、低不同剂量药物组分别用含0.2、2.0和20μg/L的虾青素培养液培养,48h后除对照组外均用100μmol/L的H2O2进行处理8min,离心去掉上清液备用。1.4MTT检测将ECV304细胞接种于96孔板,药物处理后每孔加15μl染料溶液MTT,放入37℃、5%CO2培养箱中培养4h,吸弃上述溶液后,加100μl

7、异丙醇终止液,室温30min,酶标仪上570nm处测定OD值。1.5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释放检测收集24孔板中处理后的细胞和细胞培养液,按照LDH试剂盒说明,分别测定细胞和细胞培养液A值,按照公式计算乳酸脱氢酶活力,LDH释放百分比=(测定管A值-测定空白管A值)×α×1000ml/样品取样量(ml)×测试前样品稀释倍数,α为标准曲线斜率倒数,此处为0.380。1.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检测到预定时间,收集6孔板上的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