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文学观与文学三元论论文

历史的文学观与文学三元论论文

ID:10374851

大小:5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6

历史的文学观与文学三元论论文_第1页
历史的文学观与文学三元论论文_第2页
历史的文学观与文学三元论论文_第3页
历史的文学观与文学三元论论文_第4页
历史的文学观与文学三元论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的文学观与文学三元论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历史的文学观与文学三元论论文若说文学本质上从属于历史,这可能是既无人反对又无人深究的一个问题。目前论坛的平静,只能说明现代人理论上的麻木。其实,这个问题不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有过争论。明代的王廷相、杨慎对杜甫以诗为史的做法都颇有微词,而清代王夫之则更为激烈,他在评《古诗十九首·上山采蘼芜》时写道:诗有叙事叙语者,较史尤不易,史才固以隐括生色.freelstedt)提出,要在文学作品中进行严格的分类。看“哪一些属于幻想,哪一些是对现实的观察,而哪一些仅是作家愿望的表达等等,在每一创作实例中都必须以精细入微的方式加以区分”。53显然,这是一种狭义的有限的文学的历史本质观,它并不想涵盖整

2、个文学,只是想说明一部分文学作品的本质。按照他的这一分法,那么,如但丁的《神曲》,拉伯雷的《巨人传》,弥尔顿的《失乐园》,以及中国的《离骚》、《西游记》、《聊斋志异》等就必须排除于狭义的历史观范畴之外。这样也就等于承认,狭义的文学的历史本质观的辖区之外别有洞天,而那些不属于这个“辖区”文学,是与这个“辖区”的文学共同支撑这着整个文学艺术的天宇的。如果说,狭义的历史观范畴之外还有文学的哲理本质观的辖区和文学的情感本质观的辖区的话,那么,三者之间是否有着某种共存性和互补性呢?——这种推测的答案,显然是肯定的。理由如下:首先,以中国古代哲学的观点看来,任何事物的存在方式,都是一分为三的,

3、都可以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侧面;同时,事物又总是三而合一的,即总是由三个相对独立而又互补着的部分作共时的构成;这三个共时性的部分,虽然随着历史时空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有着此起彼伏、相互消长之分,但是,若从宏观上看,总是呈三足鼎立之势而保持着事物存在的相对稳定性,文学岂能例外。其次,人们若直观文学艺术领域,它当然是一个五彩纷呈、气象万千的多样化的世界。对于文艺表现的这种多样性,若不作理性的分析和归纳,自然就叫做“多元化”。如果人类对文艺的认识仅能达到“多元化”这个表面的层次,说明人类多么愚蠢;如果人类认识到文艺的多元状态之后,就非常满足了,不愿深入了,则说明人类多么懒惰。因此,根据人类热

4、爱真理,善于思考的本性,必然要对文学的多样性表现和多元化状态作进一步观察和思考。如果上述中国古代哲学一分为三的观点具有真理性,那么文学多元化必然表现为更为本质性的三元,这是文学作为万事万物中的一种,无法逃避的一种规定性,亦可以称为规律性。其三,如果我们这样的推论纯属某种主观的臆测,经不起实践的检验,当然是一种理性主义的谬误;但是,当我们从古今中外的文艺现象和理论现象中确实梳理和归纳出了文学三元性存在,归纳出人类文学观的三元状态,归纳出中外文论史上文学的哲理本质、情感本质和历史本质的客观性存在时,你又有什么理由能推翻这种贯穿文学史的事实呢?而且,咱们考察的结果,不多不少正好是三元,恐

5、怕永远也找不出第四“元”,因为,这正是一种规律性的表现,而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谁不承认也不行。前文花上几万字的功夫,就是想证明这样一个简单而朴素的道理,说明一个铁证如山的事实:文学艺术的“多元性”存在,必然表现为三元性质;而文艺的“三元论”,实质上就代表了文艺的“多元论”,是对文艺多元状态的初级本质的概括。其四,所谓“初级本质的概括”,是指对文学属性的初步归纳和概括。所谓“初步概括”是说对文学的基本属性还可以作第二步、第三步……即二级、三级的概括。但文学的初级本质却是人们认识文学属性的基础,其理论意义不可低估。所谓“文学的初级本质”,是指从文学艺术作品直接表达的对象和目

6、的中表现出的基本属性。如狭义的历史观以直接表达具体的历史真实为对象和目的,所以,狭义的文学的历史本质观,应属于文学的初级本质;同样道理,文学的哲理本质以表达哲理观念为对象为目的、文学的情感本质以表达人类情感为对象为目的,三者表现的这种理论构成上的同构性说明,它们同属于文学的初级本质。这三者不仅具有理论上同构性,而且还具有时空上的共时性。不仅中西文学都可作三元式划分,而且,即使是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时代里,文学三元也是一种共时性存在。例如在我国宋代,那是一个文学主理的时代,哲理的文学观虽占主流,但同时文学的历史本质观和文学的情感本质观虽处于支流地位却仍然存在。甚至于这三种文学观,有时

7、竟然会共处于同一位作家或诗人的头脑中。例如杜甫,他一方面以诗为史,是一位较自觉历史的文学观论者;但同时他又主张“诗缘情”的文学观,而且多次强调这一点;更令人不解的是,杜甫还是一位写象征诗、哲理诗的高手,他在安史之乱前写的《义鹘行》、《客从》;他在安史之乱之后写的《孤雁》、《朱凤行》;入蜀之后写的《病柏》、《病橘》、《枯棕》、《枯柟》等等,公开要读者在诗中“静求玄精理”,这分明是在自觉或不自觉的状态下从事了哲理文学的创作。再比如北宋的邵雍的文学观既主理又主史,苏轼既主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