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中美高校德育途径之比较:基于隐性课程视角

教育论文中美高校德育途径之比较:基于隐性课程视角

ID:10391159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教育论文中美高校德育途径之比较:基于隐性课程视角_第1页
教育论文中美高校德育途径之比较:基于隐性课程视角_第2页
教育论文中美高校德育途径之比较:基于隐性课程视角_第3页
教育论文中美高校德育途径之比较:基于隐性课程视角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中美高校德育途径之比较:基于隐性课程视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美高校德育途径之比较:基于隐性课程视角中美高校德育途径之比较:基于隐性课程视角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中美高校德育途径之比较:基于隐性课程视角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中美高校德育途径之比较:基于隐性课程视角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利用隐性课程实施道德教育是符合高校学生心理特点的道德教育的好方法。本文从隐性课程的

2、定义出发阐述了我国高校德育的途径及其在隐性课程上的缺失,接着分析美国高校德育主要途径,最后针对我国高校德育的隐性课程的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德育隐性课程比较    一、隐形课程的涵义    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张华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美国心理学家威特罗克认为隐性课程“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的陈伯璋教授则

3、认为,隐性课程指的是“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正规课程中隐含的教育因素,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教师的人格及学校领导风格等,这些因素看似无形,但却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我国高校德育的主要途径及其在隐性课程上的缺失    目前,我国高校德育课程实施的途径主要有:  第一,有“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构成的计划性显性课程。“两课”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改革

4、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确立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第二,由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如党委书记、团委专职干部、学生政治辅导员、班主任等组织实施的各项校内外德育工作或活动以及各种场合进行的道德谈话。  第三,由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蕴含的德育因素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在方法上主要采用指向性明显的灌输法,这对于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具有不可否认的作用。但从受教育者接受心理和个体思想品德形成的全过程来看,这种方法陈旧、生硬,忽视了青少年个性发展的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要提高我国学校德育

5、的实效性,仅靠传统的灌输法是不够的。德育的任务是在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和行为之间建立联系,从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实践要求看,除了继续发挥显性德育课程的作用外,还需充分重视隐性德育课程的影响。因为隐性课程具有真正的“诱导”特性,它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作用方式是间接和潜在的,可以避免直接的德育课程可能导致的逆反心理。    三、美国高校德育的主要途径及在隐性课程上的特点    1.设置通识课程进行德育  美国各大学普遍开设通识课程对学生进行德育。具体有历史科、公民科、人文科及有关专题。通过这些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目的是培养“

6、好公民”。  2.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进行德育  美国大学注重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增强德育的实效。课外活动主要包括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各类学术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活动和文体活动;校庆、国庆、入学及毕业仪式等全校性活动。通过以上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及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自主、自重、积极探索、公平竞争和爱校爱国的精神;树立尊重他人、为他人服务、与他人合作、平衡人际关系的协作态度。这些实践活动也不断地将道德原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信念,弥补了课堂教育的不足,成为美国大学德育行之有效的途径与方法。  3.运

7、用心理咨询进行德育  心理咨询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学校园里。现在,心理咨询已成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进行生活指导、学习指导、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其中心理辅导(又称心理咨询)的道德教育功能较为显著。美国几乎所有大学都设有心理卫生、心理咨询类机构,这类咨询机构有固定的编制、行政拨划的经费和正规的工作制度与规划,集中了一批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专家全面为学生提供各种咨询。如哈佛大学设有学习咨询处,有24名专职人员,其中7人有心理咨询博士学位,4人有硕士学位。美国高校对心理咨询人员还有十分严格的职业道德要求。  4.利用大众传媒和社会环

8、境进行德育  美国高校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利用电影、电视、网络、广播等进行道德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