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八法

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八法

ID:10452457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八法  _第1页
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八法  _第2页
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八法  _第3页
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八法  _第4页
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八法  _第5页
资源描述:

《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八法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八法【摘要】总结汪受传教授对小儿慢性咳嗽的治疗经验。慢性咳嗽证候复杂,治法不一,汪老师提出宣发、肃降、燥湿、涤痰、祛风、化滞、益气、养阴之八法,临证每获奇效。【关键词】小儿慢性咳嗽;八法;汪受传 Abstract:Tosummarizeprofessoresanddifferentpatternsneeddifferenttherapeuticmethods.Professorethods,includingventilating(lungqi),desending(lungqi),dryingdampness,clearingupphl

2、egm,dispellingethods;WangShouchuan  汪受传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儿科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会长,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导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40载,在小儿常见病、疑难病辨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治疗小儿肺系疾病。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颇丰,现将老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经验介绍如下。慢性咳嗽,是指咳嗽作为主症持续或反复3周以上者。本病病因分为外感与内伤,外感责之风、寒、热、燥,内伤责之饮食、情志、劳倦等,病机则有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

3、等多种。疾病诊断,多属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变异性哮喘、鼻后滴漏综合征、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小儿结核病、呼吸道异物等当另作别论。本病病程较长,易迁延反复,近年来发病率呈增高趋势,成为儿科常见疑难病之一。汪老师提出,本病证候复杂,不可执一方而通治,必须辨证选方用药,提出宣发、肃降、燥湿、涤痰、祛风、化滞、益气、养阴之八法,八法或单用、或联用,又当根据证候灵活施治,方能取得良效。  1久咳八法  1.1肺气上逆,肃肺止咳  肺为娇脏,且小儿具有“肺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故易感外邪,如风寒、风热、燥热之邪反复侵袭肺卫,或痰浊蕴肺,进而闭阻气道,影响到“肺主气,司呼吸”的正常生

4、理功能。当肺气失肃成为疾病发展的主要矛盾时,肃降无权则上逆,发为久咳。证候:咳嗽迁延难愈,每因复感外邪而加重,咳嗽阵作,连咳或呛咳,喉中痰音显或不显,舌红苔薄或稍腻,指纹隐于风关或脉滑、紧。严重者可伴胸闷、喘促,或可见胸胁刺痛、目睛红赤、咳痰带血之肝火犯肺证候。此证当以肃肺止咳为基本治法,偏寒证用三拗汤加味,偏热证用泻白散加减。药用炙麻黄、杏仁、白前、桑白皮、地骨皮、前胡、枳卖、炙甘草等。取麻黄降逆止咳,以复肺气肃降之常;杏仁味苦降泄,亦能肃降肺气;桑白皮、地骨皮泻肺清火;白前、前胡、枳卖降气化痰;炙甘草调和诸药。若有发热,可加生石膏、黄芩清肺泄热;咳痰黄稠,加天

5、竺黄、黛蛤散清化痰热;肝火犯肺,加栀子、野菊花清肝泻火。  1.2肺失清宣,宣肺散邪  “肺为娇脏,其性清肃,上连咽喉,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外邪袭肺或痰邪壅肺,以致肺气失宣,浊气难呼,发为咳嗽。证候:咳嗽以声咳为主,其声不扬,或为清嗓咳咳,喷嚏时作,时有鼻塞,或有流涕、咽痒不适,喉中痰少或无。感邪加重时可伴身痛、头痛,或恶寒发热、汗出不畅等复感表证证候。舌红苔薄或稍腻,指纹隐于风关或脉浮滑。此证当以宣肺止咳为法,常用验方桑杏前桔汤加减。药用桑叶、杏仁、桔梗、前胡、麻黄、野菊花、炙款冬花、炙紫菀、炙枇杷叶等。本证病程虽然较长,但往往与反复外感有关,治疗仍应宗“治上

6、焦如羽,非轻不举”之策。方中桑叶、野菊花甘寒质轻,能宣散外邪,疏散风热;杏仁、前胡、炙枇杷叶宣肃兼施,使肺气调畅;麻黄宣肺止咳,临床应用以“无汗用生、有汗用炙、多汗不用”为原则;桔梗宣肺利咽;炙款冬花、炙紫菀润肺止咳。咽红肿痛加蝉蜕、板蓝根;鼻流浊涕加辛夷、胆南星。  1.3肺蕴痰浊,燥湿化痰  患儿若素体脾虚,运化失健,则易内生痰浊,蕴阻于肺。证候:久咳不止,咳声重浊,痰多色清,或见胸闷、脘痞、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肢体困倦,舌苔白腻,脉滑。《幼幼集成·咳嗽证治》指出:“有声有痰谓之咳嗽,初伤于肺,继动脾湿也。”所以,痰湿咳嗽乃是外感引动脾湿、痰湿上泛蕴肺,以致

7、久咳难止。此证当以燥湿化痰止咳为法,常与宣肺之品同用,方选二陈汤加味。药用法半夏、陈皮、茯苓、远志、桔梗、百部、桑叶、野菊花、冬瓜仁等。方中法半夏、陈皮既能燥湿化痰,又能降逆和胃止呕;茯苓健脾化痰;远志、桔梗、百部化痰止咳;桑叶、野菊花宣肺止咳;冬瓜仁利湿化痰。若痰液色黄,加浙贝母、黛蛤散、黄芩、金荞麦清化痰热;胸闷脘胀加枳实、紫苏梗;食滞纳呆加莱菔子、焦山楂。  1.4痰阻气逆,涤痰降气  痰浊久酿,壅阻肺络,气道不利者,则肺气上逆而久咳难止。证候:咳嗽痰多稠黏,色黄或白,难咳或咳吐不爽,或伴干呕、胸膈痞满,舌苔腻,脉滑数,重者咳剧呕吐、喘促不安。此证当以涤痰降

8、气止咳为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