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怡群教授心理统计讲义

甘怡群教授心理统计讲义

ID:10454915

大小:320.01 KB

页数:98页

时间:2018-07-06

甘怡群教授心理统计讲义_第1页
甘怡群教授心理统计讲义_第2页
甘怡群教授心理统计讲义_第3页
甘怡群教授心理统计讲义_第4页
甘怡群教授心理统计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甘怡群教授心理统计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统计和度量的基本概念统计(Statistics)–指组织,总结和解释信息的一整套方法和规则。总体(population)--特定研究所关注的所有个体的集合。样本(sample)--从总体中选择出的个体的集合,应该能代表研究的总体。参数(parameter)--描述总体的数值。参数可以从一次测量中获得,或者从总体的一系列测量中推论得到统计量(statistic)描述样本的数值。统计量可以从一次测量中获得,或者从样本的一系列测量中推论得到。数据(Data)测量或观察所得。描述统计(Descriptivestatistics)总结,组织,和使数据简单化统计程序。推论统计(I

2、nferentialstatistics)使我们能够通过对样本的研究将其结果推广于总体。取样误差(Samplingerror)样本统计量与相应的总体参数之间的差距。随机取样(randomsampling)从总体抽取样本的一种策略,要求总体中的每一个体被抽到的机会均等。用随机取样法得到的样本叫做随机样本.变量(variable)是一种特征或条件,其本身是变化的或对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值。常数(constant)是一种特征或条件,其本身是不变的且对不同的个体的值也相同。自变量(independentvariable)被研究者操纵的变量.在行为科学研究中,自变量常常包括两个(或更多

3、)的处理条件。因变量(dependentvariable)被观测的变量,其变化被用来评价处理的效果。相关法(correlationalmethod)看两个变量是否有某种特定关系。实验法(experimentalmethod)操纵一个变量,观测另外一个变量的变化。用以建立两个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实验法用随机分组和控制其他变量恒定的方法,试图消除其他因素的影响或使之减为最小。准实验法(quasi-experimentalmethod)考察已有的各组被试间的差别(如性别差异)或在不同时间所采集数据的差异(如,处理前和处理后).这里的分组变量称准自变量,每个被试的分数称因变量。控制组

4、(controlgroup)是自变量的一种处理方法,此组被试不接受任何实验处理.有时控制组被试接受一种中性处理或安慰剂。其目的是提供一个与实验组对照的基线水平。实验组(experimentalgroup)此组被试接受某种实验处理。混淆变量(confoundingvariable)未能控制的变量,与自变量有非预期的系统性关系。假设(hypothesis)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在实验研究中,假设就是对操纵自变量会如何影响因变量的预测。构念(Constructs)指假设的概念,用于理论中,按其内部机制来组织观察。操作定义(operationaldefinition)用具体的操作或程序

5、以及由此产生的测量指标来定义构念。因此,一个操作定义包含两个成分:1)它描述了度量一个构念的一系列操作或程序;2)它用度量的结果来定义构念。命名量表(nominalscale)由一系列具不同名称的范畴所组成。命名量表的度量将观察所得标定并分类,但不会对观察所得作任何数量化的区分(无大小之分)。顺序量表(ordinalscale)由一系列按顺序排列的范畴所组成。顺序量表的度量将观察所得按其大小或数量排定秩次(rank)。等距量表(intervalscale)由一系列按顺序排列的范畴所组成,且每两个邻近范畴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在等距量表中,加减运算反映数目的大小差距.但是,乘

6、除运算没有任何意义。比例量表(ratioscale)是具有绝对零点的等距量表.在比例量表中,乘除运算反映数量间的比例关系。离散型变量(discretevariable)由分离的,不可分割的范畴组成。在邻近范畴之间没有值存在。连续型变量(continuousvariable)在任何两个观测值之间都存在无限多个可能值。连续型变量可以分割成无限多个组成部分。统计中常用的符号n求和符号summationSnN=群体大小(参数)nn=样本容量(统计量)98第二章次数分布Ø次数分布综述Ø次数分布表Ø次数分布图Ø次数分布的形状Ø茎和叶图Ø百分位数,百分位等级,插值法次数分布综述n描述统计

7、的目的:简化和整理数据的表达。n次数分布表和次数分布图就是表达一组数据是如何在某一度量上分布的。n次数分布:是指一批数据在某一量度的每一个类目所出现的次数情况n组织此类数据的第一种方法是:建立次数分布表次数分布表²次数分布表的要素Ø变量的值?-填充x列Ø每个值出现多少次(发生次数)?-填充f列Ø观察的总数?将次数行求和,将得到Sf=NØ变量的总值?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求(X)和(f)的乘积列,然后将结果求和S(Xf)例1:对于下面的次数分布表:98i.此分布中共有几个分数(N=?)ii.对这些分数求和∑Xxf4234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