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的转变分析与对策的论文

关于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的转变分析与对策的论文

ID:10500506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关于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的转变分析与对策的论文_第1页
关于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的转变分析与对策的论文_第2页
关于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的转变分析与对策的论文_第3页
关于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的转变分析与对策的论文_第4页
关于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的转变分析与对策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的转变分析与对策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的转变分析与对策的论文[论文摘要]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续的影响下,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已是不争的事实。调查表明,温州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就业价值取向;当前,高职院校应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来转变高职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毕业生本人应加强心理调适,正视现实,改变观念,长远规划,不怕挫折,使自己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这一人生重大课题。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价值取向自我调适    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受其影响,

2、当前中国外需市场明显减弱,对出口依赖程度相对较高的温州等东部沿海地区的民营企业首当其冲,尤其是温州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相对更多。据温州人才市场2009年一季度人才供需情况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一季度入场招聘企业1994家,提供岗位30789个,比2008年同期分别下降了7.5%和14.4%。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就业的拉动能力减弱以及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的剧增,形成了我国社会沉重的就业压力。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  当前,如何消除金融危机影响,消除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的不良影响,实现成功就业,

3、对国家、学校或者学生个人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为了全面地了解当前地方高职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和特点,笔者通过对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的部分2010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一些访谈情况就温州市高职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进行分析,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观和客观因素,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与建议。.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向温州三所地方高职院校2010届毕业生共发放问卷3000份,其中温州职业技术学院2600份,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200份,

4、温州科技职业学院200份;回收问卷2832份,有效问卷2825份,有效问卷为94.2%。在成功接受调查的2825名高校毕业生中,男生为1283名,占45.4%,女生为1542名,占54.6%。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温州高职毕业生的择业价值取向  (一)关于择业方向的选择  在毕业生择业方向调查一项:选择政府部门的占7.6%,事业单位占8.9%,国有企业占8.1%,私营企业占57.6%,自主创业占10.2%,其他7.6%。调查中可以看出,私营企业成了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选择,说明毕业生就业观念日趋合理和现实,与高职

5、院校人才培养方向趋于吻合。另外有10%左右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比上一年增加了2.1个百分点,说明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和引导已初步取得成效,比较符合温州的区域文化氛围。  (二)关于起薪工资的选择  工资薪酬是每一个毕业生就业中关注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薪金期望标准高低往往对成功就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10届高职毕业生就业起薪工资调查显示,9.3%的毕业生选择在1000元以下,48.1%毕业生选择在1000~1500元之间,30.4%毕业生选择在1500~2500元,12.2%的毕业生选择3000元以上。可见,在金融危

6、机影响下,2010届大部分毕业生们对月薪期望值趋于合理。  (三)关于影响择业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择业的因素依次为:认为缺乏工作经验占41.8%,认为专业知识不扎实占15.3%,认为缺乏求职技巧占14.9%,缺乏就业信息11.2%。调查结果表明,现在大学生普遍感受到自身缺乏实践工作锻炼、专业知识和个人能力不足、缺乏足够的就业信息和求职技巧培训。  (四)关于择业渠道的选择  调查结果表明,有52.1%的毕业生希望通过各种现场招聘会来进行择业,25.30%的毕业生希望通过各种招聘信息网寻找就业机会。现场招聘可以与用人单

7、位直接面对面交流,网上招聘信息多且节省择业成本,因而这两种渠道均受到毕业生的欢迎。另外有15.25%的毕业生选择等待家人亲戚安排,说明部分高职毕业生仍存在较严重的依赖心理。  (五)关于就业地域的选择  在就业区域选项中,58.62%的毕业生选择在温州市区就业,25.20%选择回原籍就业,12.93%选择到基层就业,3.25%选择外省就业,从就业地域意向看,大多数毕业生选择的出发点是发展机会多、生活环境好。对毕业生最具吸引力的就业地域是温州市区和京津沪等地区。在金融危机形势下,很多学生还是不太愿意到基层就业,仅有一成

8、左右的毕业生有此意愿。  (六)关于就业前景的选择  在对就业前景认识选择中,仅有17.6%的大学生对未来就业形势感到乐观,相信自己可以找到满意的工作,37.2%的大学生“悲观,估计自己难以找到满意工作”,45.2%的毕业生选择“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许多高职毕业生对就业形势具有强烈的危机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感到担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