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稻中学实施科学教育总结

田稻中学实施科学教育总结

ID:10566068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田稻中学实施科学教育总结_第1页
田稻中学实施科学教育总结_第2页
田稻中学实施科学教育总结_第3页
资源描述:

《田稻中学实施科学教育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田稻中学实施科学教育总结总结探索科学教育的新路子我们田稻中学是一所古老而又年轻的学校。她创建于1912年,前身为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先后改名为省立初级中学、省立二中、省立长沙女中等。因校址座落于天心阁古田稻,人们习称田稻师范、田稻中学。首任校长是朱剑凡先生,第七任校长为徐特立先生。田稻师范历史上曾与湖南省第一师范、湖南省省立第一中学齐名,是一所三湘历史名校。她曾荟萃了一代名师,培育了一批革命志士;最终毁于1938年文夕大火。1995年,长沙市政府、市教委将我校作为名老学校恢复招生。复校时,隶属长沙市教育局。2001

2、年改属长沙市雨花区政府。我校现有初高中4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300人;在岗教职工193人,其中,本科学历151人,特级1人,中高38人,中一110人,中二40人。我校历来重视学生的科学素养培育发展,安排了科技辅导员工作岗位,自复校以来学校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各学科的开展课外活动。如:初一成立以班小组为单位的生物活动小组,开展相应的生物考查小组;初中部的电工学学习小组;高中的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利用假期开展社会调查;学校的楚风文学社教育处每两年开展一次科学艺术节,设有小制作、摄影等比赛。学校坚持常规教学打基础,教育科研创特

3、色的办学方针,把教育科研、信息技术应用和科学教育作为再创历史辉煌的三大特色来抓。从研究一堂课、一个专题到进行课题研究;从单科单项到综合整体研究。我校形成了组组有课题,人人搞研究的科研特色。学校抓信息技术应用,实施基础教育信息化,形成了科研与信息技术结合的特色。我校自2006年申报为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实验校以来更加重视普及、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也形成了立足科学学科,拓展课外活动的科学教育特色。一、立足科学学科,探索科学教育的新路子1、坚持做中学树立科学精神我校坚持落实好科学学科的教学,建立标准实验室,生物、物理、化学

4、各三间实验室,生物实验室有专用的解剖实验室,物理实验室有专用的电子实验室,化学实验室通风设备到桌,仪器设备齐全。此外,各实验室配有仪器室、药品室、预备实验室,为落实科学学科的教学打下了物质基础。全体科学学科教师,坚持完成好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使学生懂得科学是建立在实验探索基础上的,让每位学生都能动手实验。此外,我们进行了做中学的实验研究,设计了做中学的科学学科教学模式。即阶段明了问题阶段→实践探索阶段→总结提高阶段↓↓↓教师提出问题、提供材料→巡视、

5、指导→参与、引导↓↓↓学生阅读、观察、思考、设计→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讨论、归纳、反馈做是在劳心上劳力,在劳力上劳心,劳力与劳心结合。学是指通过做学习科学知识;学会思考方法;学习劳动技能;学习做人道理。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学习内容、学生情况,又设计了几种变式。即(1)驱探悟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实践探索总结领悟(2)引导发现讨论实验等,通过做中学树立学生的科学精神。2、运用发现学习,培养科学素质将发现、创造的思想隐含在科学学科的教学中。学校教育的认识过程

6、是一特殊的过程。学习前人探索的成果,接受现成的知识。不必事事去发现,但我们可以将一些能令人思考的内容,进行设计,让学生在发现中学习,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途径。我们设计了几种发现学习的模式,运用在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引导发现结合做中学由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找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假设,加以证明,得出结论,让学生发现规律。(2)发现探究由教师提供结构性的材料,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教师点拨、指导讨论,学生自主进行探究,然后得出结论,让学生自主发现。(3

7、)研究性探究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自主地提出研究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与学生共同商量讨论,统一意见,教师提供实验的用品,学生自主进行探究,自主地写出发现报告。运用这几种发现学习的模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享受过程,学会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3、运用信息技术,了解科学的前沿进行科学教育,要让学生有信息意识,有自主学习的意识,了解科学发展的动态,走在科学的前列。我们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了解科技的发展现状。我们走出课本,结合课本,让学生在

8、学会知识的同时,能自主地运用信息技术去了解所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动向等。让学科意识扎根在学生的头脑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