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α1肾上腺素受体对突触传递影响的研究进展

中枢α1肾上腺素受体对突触传递影响的研究进展

ID:10585783

大小:5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中枢α1肾上腺素受体对突触传递影响的研究进展_第1页
中枢α1肾上腺素受体对突触传递影响的研究进展_第2页
中枢α1肾上腺素受体对突触传递影响的研究进展_第3页
中枢α1肾上腺素受体对突触传递影响的研究进展_第4页
中枢α1肾上腺素受体对突触传递影响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枢α1肾上腺素受体对突触传递影响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枢α1肾上腺素受体对突触传递影响的研究进展  1α1AR对中枢突触传递的影响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是输出神经元,投射纤维到海马下脚。通过测量CA1区锥体神经元的自发节律性以及观察刺激Schaffer侧枝CA1通路后引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斜率和群峰电位的幅度,发现激活α1AR导致CA1区锥体神经元兴奋性减弱。  α1AR导致群峰电位幅度减小,而对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斜率影响不大,然而βAR却可以易化CA1区锥体神经元的兴奋性。后有人发现高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50μM)导致CA1区锥体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而低剂量则可以增强CA1区锥体神经元的兴奋性。根据上

2、述现象,推测α1AR的作用至少部分是通过中间神经元进行调节的。激活α1AR能增加海马各层中间神经元的自发节律性,而这些中间神经元大部分都发出分支投射到海马的锥体细胞层。另外一方面,激活α1AR可以导致突触前的前馈抑制,也就是通过侧枝激活CA1区的谷氨酸能神经纤维,转而使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激活减少。  在海马的CA3区,激活AR可以使莫氏纤维激活导致的突触前谷氨酸释放减少,这使得CA3区神经元侧枝支配的CA3区邻近神经元激动减少,但对Schaffer侧枝CA1通路的激活没有影响。激活α1AR使得印防己毒素或者高浓度的钾离子诱导的CA3区自发性冲动减少,也使

3、高浓度去甲肾上腺素的效应减弱。在体单细胞电生理记录已经证明激活α1AR可以抑制CA3区锥体神经元自发性节律活动[1]。上述结果说明α1AR可以调节海马CA3区神经元活动的同步性,这一现象对于海马CA1区的在体突触可塑性非常有意义,因为这使得目标区域经过高频刺激后突触可塑性发生改变成为理论上的可能。  在齿状回区域注射哌唑嗪并不能影响颗粒细胞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但可以抑制安非他命对PerforantpathDG通路突触传递的易化效果。而去氧肾上腺素可以增强齿状回传入神经刺激引起的反应。此外,体外实验亦表明激活α1AR对齿状回颗粒细胞的兴奋性没有影响甚至可以抑

4、制兴奋性,而激活βAR却可以增强其兴奋性[2]。在大鼠大脑皮层的Ⅴ层锥体神经元亦发现激活α1AR可以减少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幅度,而激活β受体可以增加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幅度,而且α1AR导致的这一现象可以被PKC抑制剂逆转,表明α1AR这一作用是通过PKC介导的[3,4]。  α1AR在新皮层的很多部位亦有易化兴奋传递的作用,尤其是在新皮层的中间和较深的层次,这些部位的抑制反应常由βAR调节。在躯体感觉皮层,α1AR可以增强谷氨酸和乙酰胆碱引起的兴奋突触传递。α1AR和βAR的相互作用是增强去甲肾上腺素引起新皮层和海马作用(兴奋或者抑制)的基础。G

5、ordon等报道,在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激活α1AR可以显著增加突触后兴奋性电流的幅度和频率,这是通过激活PKC而后抑制第三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而发挥作用的[5,6]。  α1AR亦可以引起皮层下很多结构的兴奋性反应,比如膝状核、丘脑网状核、中缝核、脊髓运动神经元等。这种兴奋性可能是由于减少了静息钾的外流。在丘脑,α1AR可能是调节睡眠到觉醒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小脑蒲肯野细胞,α1AR可以调节抑制性突触后电流。Hirono和Herold等报道α1AR激动剂苯肾上腺素可以增加抑制性突触后电流的幅度和频率,并且是通过细胞内钙途径实现其作用的,而α2AR激动剂可

6、乐定减少抑制性突触后电流的幅度和频率[7,8]。在下丘脑的室旁核神经元,激动α1AR后通过提高谷氨酸能神经纤维张力和减弱GABA能神经活动而兴奋室旁核神经元[9]。  在基底外侧的杏仁核,α1AR对其活动并没有明显影响,而α2AR和βAR则对于谷氨酸能神经突触传递则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另外,去氧肾上腺素(10μM)对于皮层纹状体的谷氨酸能突触传递没有影响,而异丙肾上腺素(1030μM)可以增强该通路的突触传递,这种现象可能与此脑区α1AR密度较低有关。在副嗅球,激活颗粒细胞和帽状细胞上的突触前α1AR可以通过增加GABA的释放而使得抑制性突触后电流增强

7、,从而抑制副嗅球的活动[10]。在丘脑的外侧膝状体核,强直刺激视神经束,可以使得儿茶酚胺能神经纤维大量释放儿茶酚胺,转而通过激活α1AR而导致神经末端的去极化[11]。  解剖和功能方面均有证据表明,上行系统比如肾上腺素能系统、胆碱能系统、多巴胺能系统之间均有相互作用。α1AR激活产生的某些效应可能受到其他上行系统神经元的调节。阻断中隔核的α1AR可以抑制海马胆碱能神经元钠依赖性的胆碱摄取,这种调节作用使得α1AR在行为生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中隔核海马胆碱能通路是已知参与学习记忆的过程的。电生理研究表明哌唑嗪可以减少神经元自发性节律,调整腹侧被盖区支

8、配纹状体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