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取穴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子午流注取穴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ID:10590694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7

子午流注取穴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_第1页
子午流注取穴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_第2页
子午流注取穴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_第3页
子午流注取穴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子午流注取穴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子午流注取穴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治疗;子午流注针法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discherniation,LDH)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本病的发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因此积极开展对本病治疗的深入研究,探讨一种安全、行之有效而又能减轻患者的治疗痛苦及经济负担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广泛的社会意义,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较为肯定,但从时间因素入手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目的在于观察针灸择时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以探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更为有效的方法及引起同道对古代时间治疗学的关注。  1资料和方法  1.1一

2、般资料所观察146例均已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来自本科门诊及住院患者,按门诊或住院先后随机分为子午流注组(观察组)与常规针刺组(对照组)。观察组75例,男45例,女30例,年龄18~81岁;病程1天~6年;L3/L4突出15例,L4/L5突出31例,L5/S1突出29例;中央型突出30例,后外侧型36例,外侧型9例。对照组71例,男42例,女29例,年龄17~79岁;病程半天~7年;L3/L4突出13例,L4/L5突出30例,L5/S1突出28例;中央型突出28例,后外侧型32例,外侧型11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轻重、突出节段与位置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统计

3、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2)常发生于青壮年。(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高(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4)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

4、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1.3病例选择纳入标准:符合诊断依据且能坚持治疗者。排除标准[2]:(1)排除脊柱疾病,如腰骶柱隐裂、脊柱慢性退变及劳损、腰椎结核、强直性脊柱炎、脊柱肿瘤等。(2)脊柱旁肌肉筋膜疾病,如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棘间韧带损伤、腰肌筋膜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臀上皮神经损伤。(3)椎管内疾病,如椎管内肿瘤等。(4)骶髂关节及臀部疾病,如骶髂关节劳损、结核、梨状肌综合征等。(5)内脏反射性及血管性腰腿痛,如盆腔内疾病、血管源性疼痛等。(6)不能坚持完成观察疗程治疗者。  1.4治疗方法  1.4.1观察组根据明代徐凤《针灸大全》中的“子午流注纳甲法逐日按

5、时开穴法”结合纳支法取穴,时间以本地时间为准,依“阳日阳时开阳经之穴,阴日阴时开阴经之穴”的原则,于每日申时或酉时按纳甲法按时开穴,配合辨证、循经取穴。(1)按子午流注纳甲法进行按时取穴,取每日申时、酉时开穴,如该时辰没有开穴,取合日互用穴,开穴与合日互用开穴均无者停针1天,具体见表1。(2)辨证取穴:①寒湿腰痛取肾俞、命门、三阴交;②肾虚腰痛取腰阳关、命门、肾俞、气海;③劳损或病程长者加委中点刺放血。(3)循经取穴:①胆经型取穴,腰痛并沿着下肢足少阳胆经分布区放射痛或麻木者取环跳、风市、阳陵泉、丘墟;②膀胱经型取穴,腰痛并沿着下肢足太阳膀胱经分布区放射痛或麻木者取承扶、委中、承山、昆仑

6、;③混合型,腰痛并沿着下肢足少阳胆经分布区、足太阳膀胱经分布区放射痛或麻木者以上两组皆去。(4)操作:按辨证、循经取穴及当天子午流注纳甲法申、酉时取穴,穴位皮肤常规消毒,选用华佗牌一次性0.3mm×40mm、0.30mm×75mm不锈钢针直刺,得气后留针30min,期间每10min行针一次,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统计。表1每日申、酉时开穴表  1.4.2对照组(1)取穴:常规针刺组按辨证取穴,循经取穴;(2)操作:针具、手法、留针时间、疗程等均同观察组。  3典型病例  患者女,42岁,公务员,于2009年2月15日就诊。主诉:反复腰痛伴右下肢后侧放射痛1年半。现

7、病史:患者于1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伴腰部活动受限、右下肢后侧放射痛,无大小便困难,无间歇性跛行,在我院就诊,行CT检查提示L4/L5、L5/S1椎间盘向后偏右突出,予以针灸、理疗、牵引、按摩等治疗后症状好转。但每遇劳累就反复发作,时好时差。昨晚跳舞后又出现上述症状加剧,遂于今天上午来诊。查体:腰椎活动轻度受限,L4/L5、L5/S1棘突间及右旁明显压痛,沿膀胱经殷门、委中、承山、昆仑穴明显压痛,右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腰椎MRI检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