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能力培养之我见

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能力培养之我见

ID:10596967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能力培养之我见_第1页
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能力培养之我见_第2页
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能力培养之我见_第3页
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能力培养之我见_第4页
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能力培养之我见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能力培养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能力培养之我见【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211-01创造力是人的一种高级能力,创造性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条件和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经过反复研究和实践,产生某种新颖的独特的有价值的成果,这种能力我们叫创造力。国务委员、前教育部长陈至立也多次谈到“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要改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手段,尤其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主”。因而在现代数学教学中,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

2、生的创造思维,树立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是摆在每一个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值得很好的进行研究的。5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创造力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它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它的主要成分是发散思维,即无定向、无约束地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的看法,发散思维当表现为外部行为时,就代表了个人的创造能力。其行为表现有三个特征:1、变通性。思维能随机应变,举一反三,不易受功能固着等心理定势的干扰,因此能产生超常的构想,提出新观念。2、流畅性。反应既快又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表达出较多的观

3、念。3、独特性。对事物具有不寻常的独特见解。聚合思维在创造能力结构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所谓聚合思维是指利用已有定论的原理、定律、方法,解决问题时有方向、有范围、有程序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既需要发散思维,也需要聚合思维。任何成功的创造性都是这两种思维整合的结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切合实际的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和研究。1兴趣是培养创造力的动力5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创造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来自人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

4、。在长、正方体表面积的练习课上,我为学生设计了一节礼品包装设计课,课上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对现有的礼品盒的外包装进行设计。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从节省材料、美观新颖、使用便利和环保等多个方面分组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具把自己的设计制作出来,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动机,在学生的演示过程中,教师及时的鼓励,赞许的眼光,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学生设计出了很多种包装设计。同时加深了对长、正方体一些知识点的理解。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自身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利用外在动机的激励作用,促进学生兴趣发展。因为兴趣爱好更有助于学生进行创造活动,发展和提高创造能力。2民主、平

5、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创造力的摇篮古人云:“师逸而功倍。”老师只有注重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引导学生自己去做,就必然出现学生经常不用教师讲的或课本上现成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问题的现象。而且正确和错误都有可能出现,正确时,说明学生能够理解基本的原理;出错时,也未必不是一种好的现象,这正说明学生不满足于依葫芦画瓢,也说明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往往只注意了前者,而忽略了后者。我曾看到这样一个案例,在一堂计算教学课中,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7.5×28+17×2.5。在研究计算方法时,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应该先做乘法再做加法

6、。这时有一位学生提出能不能用(7.5+2.5)×(258+17)进行计算?很显然这个学生错误的使用了提取公因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在这种情况下,有的教师会告诉学生你仔细想一想法则,随着教师简单的否定,学生刚刚萌发的创新意识被扼杀掉了。而有些教师并不急于否定学生,首先表扬学生这种大胆的设想具有创意性,再提出是否存在问题?有无解决的方法?随着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的研究意识,从而通过研究发现了多种较新颖独特的计算方法:(1)原式=7.5×17+17×25+7.5×11=(7.5+2.5)×17+7.5×11;(2)原式=(7.5+2.5)×28-2.5×11;……这样不仅鼓励了学

7、生最初萌发的创新意识,而且极大的调动了学生们创新的欲望。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结果。因此,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应鼓励、启发和诱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设想,因为这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世界的心理触角,是创造意识的体现。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追求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中才可能体现出来的。3创造性品质是创造力不竭的源泉5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不断的鼓励学生的好奇心,敢于向传统的方法和权威挑战,才能够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永不满足的怀疑精神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