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

第三课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

ID:10603770

大小:6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第三课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_第1页
第三课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_第2页
第三课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_第3页
第三课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_第4页
第三课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课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宋元时期,农牧文化逐渐融合,繁荣的城市商业,多彩的文学艺术,极盛的传统科技,频繁的中外交流,都是这个时代的重要标志。一、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1.北宋的建立和统一⑴北宋的建立——“陈桥兵变”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国号宋,历史上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⑵统一:979年,宋太宗消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一了中原地区和南方。注意:北宋的统一只是消除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状态,不是全国的统一,北宋的统治区域,只是原来的五代十国的范围,那时,东北还有辽、西北有高昌、西南有吐番和大理等,呈现的是多个民族政权并存的局面。2、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背景

2、:唐末五代,军阀武将飞扬跋扈,影响政局的稳定。目的: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措施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军事“杯酒释兵权”解除统军大将的兵权;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禁军轮流驻防京师。防止将领发展私人势力,加强皇帝的权力削弱军队的战斗力,形成“积弱”局面政治解除节度使的权力、增设机构以分割制衡官员权力加强皇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削弱地方力量。官僚机构膨胀,财政开支庞大,形成“积贫”。经济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转运使)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造成地方财政困难文化崇文抑武,选拔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官吏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武将群体长期遭受打压,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其他君臣礼仪的变化加

3、强了皇权作用:积极方面: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防止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再现,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不利方面:积贫积弱⑴兵将分离,使将帅无权。指挥失灵,削弱了军队战斗力。⑵致使权力分散、机构重叠、官僚机构庞大,形成“冗官、冗兵、冗费”状况,导致北宋形成“积贫”、“积弱”局面因而使北宋中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社会危机⑶地方财政出现困难3、王安石变法1、背景:北宋中期,政府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同时,边患不绝,民族矛盾加深。2、目的:实现富国强兵3、时间:1069年4、人物:王安石(宋神宗任用)5、措施: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6、影

4、响:新法推行后,农业生产有所改善,政府收入有所增加,国家军力有所增强。7、失败原因:变法过程中出现了损害百姓的情况;危及一些社会阶层的既得利益,遭到强烈反对。如何看待“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点?它在客观上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科举制得到较快发展。但是,从历史影响上看,它强化了“为当官而读书”的观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1)理论基础:战国时期韩非子法家思想为其形成奠定理论基础。——(商鞅变法)(2)确立:秦统一后,政治上,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颁布秦律。文化方面,书同文,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规定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建立了专

5、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3)巩固:西汉武帝时,在政治上颁布“推恩令”;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巩固。(4)完善:隋唐时期,实行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5)加强:北宋时期,统治者集中军权、行政权、财政权和司法权,发展科举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6)空前强化:明清时期——未完,待续……二、北宋与辽、西夏并立1、政权并立:政权建立民族建立时间灭亡时间兴起地点辽契丹族916年建立,947年改辽1125年今内蒙古、辽宁一带西夏党项族1038年1227年西北地区北宋汉族960年1127年金女真族1115年1234年东北地区南宋汉族1127年

6、1276年元蒙古族1271年1368年蒙古高原2.辽与北宋的关系:①1004年秋,辽军进攻北宋,寇准坚决主张抵抗,宋真宗亲征,在澶州打退辽军。②1005年,辽宋达成和议,辽撤兵,北宋答应送辽岁币银10万两,绢10万两,双方为兄弟之国,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3.“澶渊之盟”评价:①、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②、但是,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此后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4、辽统治者向汉族学习•1、注意减轻赋役,奖励

7、垦荒;呈现“耕垦千余里”的兴旺现象•2、仿效中原王朝建立政治制度;在中央设立南、北面官,有效管理境内各民族。•3、仿效中原王朝设立科举,选拔人才;重视儒学,建立孔庙。•4、。模仿汉字笔画,创造契丹文字;5、制定成文法5、契丹文化对汉族文化有哪些方面的影响?§饮食:乳酪传入中原§服饰:契丹服饰传入中原,仿效者甚多§社会生活:幽燕地区的汉族与契丹人通婚,为儿孙起契丹名字。6、.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向宋开战,通过议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