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中2017届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一)语文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中2017届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一)语文试卷(含答案)

ID:10613913

大小:2.25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07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中2017届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一)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中2017届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一)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中2017届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一)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中2017届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一)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中2017届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一)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中2017届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一)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天一大联考2016-2017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一)语文本试题卷分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回交。第Ⅰ卷阅读题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训诂学是传统“小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汉字是表意文字,古文经学家是利用汉字的字形来证实经典的意义,从而还原历史,解读经意。这就产生了将汉字形音义统一而整理典藉的“小学”

2、。隋唐时期文化尊汉代,将“小学”明确分为文字(形)、音韵(音)、训话(义)三门。因为它以解读经典为宗旨,所以训诂学是三者的出发点,又是三者的落脚点。东汉许慎尽20年之力,作了一部《说文解字》,系统总结了汉字的表意特点.把文字和经典具体结合,也把文字训话学引向科学。训诂学是解读经典的工具,它有三个基本方法:第一个是以形索义,也就是利用汉字的表意性来解释古代典籍。例如,我们常常称胸无点墨、文化素养不足的人为“郁朴之人”,怎么解释?“郁”是“梢”的假借字,“栯”从“木”,是一种软核的野果,“朴”从“木”

3、,是没有加工的树干。两者都加工不够.内涵不足。所以《论街·量知》说“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郁,无刀斧之祈者谓之朴。文吏不学,世之教无核也。郁朴之人,孰与程哉”,就是要求官员需要学识,需要文化素养。第二个是因声求义,也就是弄清古音,才能准确理解古义。清朝大学问家戴震说“故训声音,相为表里”,王念孙说“训话之旨,本于声音”,都是说有时候了解古音,才能了解古义。例如,《论语)里讲了一个子路和孔于一起出行遇到悠者的故事。隐者“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这里“食”应当读“si”,“见”应当读“xia

4、n”,都应当读去声。因为这两个词都有“使动”的意思。“食之”是“请他吃”,“见其二子”是”让(子路)见他的两个儿子”。第三个是因义证义。是利用汉语词义的系统性和引申规律来确证一个意义。训诂学有本义之说,从汉字字形上能够看出的意义是本义,很多引申义都是从本义联想出未的。例如:“发”的繁体字写作“發”,从“弓”,说明它和射箭有关,射箭叫“发矢”。今天“发射”这个词还存在,还用“发”做量词,都跟它的本义“射箭”有关。这三个方法合在一起,就是“形音义互求”。训诂学还有很多小的14方法,都涵盖在这个总的方法

5、之下。训诂学的材料有很多,主要是对古书意义的解读材料,一般分为随文释义(就是典籍白文下面的注和疏)、古代“小学”专书(字书如《说文解字》《玉篇》等,韵书如《广韵》《集韵》等,义典如《尔雅》《释名》等)和文史考据资料。中国典籍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在没有印刷术的时候,书籍都是一卷、一本传抄的,整理起来没有科学的办法是不能得其真的,形音义各自都有发展,还存在方言分歧,读典籍会遇到很多问题。文字和音韵各自也有自己的难度,但训诂学离了这两门不完整。除此之外,还要懂得目录学、校勘学

6、等文献学的知识和操作方法。三种训诂材料都有丰富的内容,问题也很多,要一步一步梳理。训诂学的难度还在于几千年的训诂材料缺乏通论,古人不事空谈,讲具体材料多,说理论规律大都融在材料之中,需要发掘、解俗,才能传授。所以,训诂学重在积累和基本功。(摘编自王宁《训诂学及其在当代的发展》)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学”是将汉字形音义统一而整理典籍,以解读经典为宗旨,而训诂学是“小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B.训诂学有很多解读经典的方法,都涵盖在“以形索义”“因声求义”“因义证义”三老结合的

7、力法之下。C.戴震“故训声音,相为表里”和王念孙“训沽之旨,本于声音”的说法都强调只要弄清古音.就能准确释义。D.汉字虽是表意文字.但要注意音形义的结合,重视古代典籍中汉字的读音,了解古音异读对汉字不同义项的影响。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小学”产生于古文经学家利用汉字的字形来证实经典的意义,从而还原历史,解读经意的过程中,后分为文字、行韵.训诂三门。B.许慎的《说文解字》系统地总结了仅字的表意特点,作为一部古代“小学”专著,它既把文字和经嗽结合起来,又使文字训诂学科学化。C

8、.要理解“发”作为动词和量词的不同义项,可根据训诂学中“以形索义”法来把握其本义,再根据“因义证义”法来分析其引申义。D.训诂学中对古书意义解读的材料丰富,有随文释义.有字书、韵书和义典.还有文史考据资料,里面含有系统的训诂学理论规律。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训诂学虽属于传统的“小学”,但因为它是解读经典的工具,所以它不是小学问,而是大学问,要想学好,需要注重积累,打好基本功。B.汉语词义一般都有本义和引申义,如“兵”一在“兵刃既接”中用的是本义,而在“用兵如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