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黄连解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研究论文

加味黄连解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研究论文

ID:10616496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7

加味黄连解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研究论文_第1页
加味黄连解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研究论文_第2页
资源描述:

《加味黄连解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加味黄连解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研究论文.freelL,以6周为1个疗程。1.6观测指标与方法①采用PASI评分标准4记录治疗前后分数并评定疗效。②血液流变学检测:肝素抗凝,空腹静脉采血5mL,检测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压积(HCT)。③外周血T细胞亚群指标检测: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分别测定总T淋巴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及抑制性T淋巴细胞,药盒由上海生物医学公司提供。1.7疗效标准以PASI评分计算疗效指数。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

2、疗前积分×100%。治愈:疗效指数≥90%;显效:疗效指数60%~89%;好转:疗效指数20%~59%;无效:疗效指数<20%。有效率以治愈加显效计算。1.8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2结果2.1临床疗效50例患者经6周治疗后,治愈14例,显效31例,无效5例,有效率90%;PASI评分:治疗前为(13.56±2.62)分,治疗后为(3.55±2.86)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8,P<0.01)。2.2治疗前后实

3、验室指标检测结果银屑病患者治疗前HCT、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及血浆粘度等较健康组增高、ESR增快,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略)注:与健康组比较,*P<0.05,**P<0.01,△P>0.05(下同)银屑病患者治疗前血清CD4及CD4/CD8比值较健康组降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CD4及CD4/CD8比值增高,

4、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略)2.3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其中有3例患者出现轻微腹泻,能坚持完成治疗。3讨论银屑病属于中医学“白疕”范畴。临床上以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为特征,依据《医宗金鉴》“癣病特形有六般,风热湿虫是根原”、《外科正宗》“风燥邪毒用于脾肺二经”、《外科大全》“卫外不固,风邪客于皮肤,血燥不能荣养”之论,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本病以阴血

5、亏损为本,血热、血燥、血瘀、湿阻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故采用滋阴养血、凉血活血、解毒除湿、标本兼治之法,拟加味黄连解毒汤。方以黄连解毒汤酌加大黄通降三焦火毒,使诸火毒从二便而出;重用生地黄、熟地黄、枸杞子滋阴养血润燥;辅以丹参、莪术活血化瘀;生槐花、白茅根以清热凉血;茯苓、土茯苓、猪苓健脾除湿;甘草调和诸药。诸药相伍,共奏养血活血、解毒除湿之功,用于临床收到较好疗效。我们在进行近期疗效观察的同时,对银屑病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并与健康组作对照。结果显示,银屑病患者HCT、全血低切粘度、

6、全血高切粘度及血浆粘度均增高、ESR增快;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明显改善,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其可能通过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微循环而达到治疗作用。银屑病患者血清CD4及CD4/CD8比值降低,提示银屑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治疗后CD4及CD4/CD8比值增高,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经加味黄连解毒汤治疗后,病情好转,其免疫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提示其作用机理与调节免疫功能有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