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贽“童心”说与音乐主体性原则

浅析李贽“童心”说与音乐主体性原则

ID:10626365

大小:4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7

浅析李贽“童心”说与音乐主体性原则_第1页
浅析李贽“童心”说与音乐主体性原则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析李贽“童心”说与音乐主体性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李贽“童心”说与音乐主体性原则  论文关键词:童心说音乐主情性音乐主体性  论文摘要:李赞反对宋明理学对音乐的束缚,提出童心说。在其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明中叶以来音乐主情性思潮。这一主情思潮本着以心为本、以人为本的音乐主体性原则,主张音乐的本质在于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感情生活。强调音乐表现要尊重人的主体价值,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李贽(公元15271602年),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明代进步思想家、文学家。以异端自居,为人直气劲节,好刚使气,意所不可,动笔之书(袁中道《李温陵传》),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提

2、出穿衣吃饭即是人论物理,天下万物皆生于两,不生于一,以抨击传统教条与假道学,终被当权者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迫害致死。所著《焚书》,有书答、杂述、读史、诗等六卷。其自序讲《焚书》,则答知己书问,所言颇切近世学者膏盲,既中其痼疾,则必欲杀我矣,故欲焚之,言当焚而弃之,不可留也。书出后,果如其官,历遭封建统治者查禁焚毁。  李贽是在明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良知、本心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崭新的童心说: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

3、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焚书》卷三童心说)。其童心说不仅表现出天赋道德观,又高扬了自然人性论。表现于美学思想方面,却继承了《老子》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二十八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五十五章》)的思想。这种美学思想反映在音乐方面,便形成了以自然为美的思想,也就是在形式上主张完全服从于抒发情性的需要。在李贽童心说思想的影响下,有当时的黄周星、袁宏道、张琦、冯梦龙等与李贽前后呼应,形成了自觉向传统礼乐思想、向淡和审美观挑战的音乐思潮。不妨将这一音乐思潮称为以李

4、贽为代表的音乐主情思潮。  一、对儒、道音乐思想的改造与发展  音乐的表情特征本来是儒家音乐思想历来所肯定的,《乐记乐本篇》就提出了情动于中,故形于声的命题,也有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蝉以缓的认识,但儒家的礼乐思想却历来反对音乐感情的自由抒发。儒家以孔子的礼、仁及中庸的思想精髓,创造了一整套礼乐制度,借助天、神不可抗拒的威力,宣扬社会伦理道德,这样正合乎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需要。于是礼乐也就成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中国音乐也就随着中国的封建制度,承受着天、神以及礼乐的束缚与禁锢。强调发乎情

5、,止乎礼义,强调音乐在礼义制约之下的感情抒发,规定音乐的感情抒发必须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乐记乐象篇》就有五色成文而不乱,八风从律而不奸,百度得数而有常有关音乐形式服从内容的需要、合乎礼的规范的主张。从整体来看,儒家既肯定音乐的表情特征,其实质又不是主情而是抑情。  道家自然乐论历来重视自然、重视真,其思想中不但有《老子》复归于婴儿、比于赤子求真与自然之说,更有《庄子》法天贵真的明确主张。但道家往往以自然否定社会,以自然的人否定社会的人,又要求人们无情,主张以恬淡、平和为美的审美准则,并以无声之道否定有声之乐,使

6、两者相互对立。这显然不合乎人的本性,就现实的人而言,是违背其自然之性情的,也是道家思想中的自相矛盾。  对于儒家的音乐思想,李贽等一方面反对其礼乐思想中对音乐感情抒发的抑制和禁锢作用,与嵇康一样反对将音乐作为名教的工具;一方面又继承和发展儒家肯定音乐表情特征的思想,认为人是情种,人而无情便不成其为人,乐应表情,乐而无情便不成其为乐。对于道家的音乐思想,李贽一方面明确否定其无情说,反对以恬淡、平和为美。反对以无声之道否定有声之乐。一方面又继承和发扬《老子》以赤子为美的思想,《庄子》法天贵真的思想,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

7、的批判精神以及韩愈不平则鸣的思想。  《焚书读律肤说》以发乎情性,由乎自然,反对发乎情,止乎礼义;以自然之为美,反对牵合矫强,主张任性而发,反对以理相格。于是,在音乐表现方面,便提出性格清澈者音调自然宣畅,性格舒徐者音调自然疏缓,旷达者自然浩荡,雄迈者自然壮烈,沉郁者自然悲酸,古怪者自然奇绝。有是格,便有是调,皆情性自然之谓也。从而使儒家肯定音乐表情特征的思想得以发展,使道家重自然、重真的思想更为彻底,更为合理。出现了音乐表现中喜则欲歌欲舞,悲则欲泣欲诉,怒则欲杀欲割真情、痴情的表现。  李贽为代表的主情思潮的兴

8、起,不仅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第一次冲破儒家礼乐的束缚,而且还摆脱了道家无情说的限制,蕴含着以人为本。以心为本的音乐主体性原则,形成了以李贽为代表的音乐主情性思潮。这一主情性思潮真正实现了音乐表现人无限丰富的内心世界、感情生活,确立了人的主体价值和地位。李贽为代表的音乐主情性思潮,虽然是对儒、道音乐思想的融合、改造和发展,但从其本质上讲是对道家音乐思想,特别是《庄子》、《声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