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贽“童心说”之于文学创作

浅析李贽“童心说”之于文学创作

ID:47509318

大小:26.57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1-12

浅析李贽“童心说”之于文学创作_第1页
浅析李贽“童心说”之于文学创作_第2页
浅析李贽“童心说”之于文学创作_第3页
浅析李贽“童心说”之于文学创作_第4页
浅析李贽“童心说”之于文学创作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李贽“童心说”之于文学创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摘要…………………………………………………………………………1一、何谓“童心”——童心说概述……………………………………………1二、“绝假纯真”——“童心”式写作………………………………………2(一)真诚………………………………………………………………………2(二)初心………………………………………………………………………2(三)感性………………………………………………………………………3(四)想象………………………………………………………………………3(五)陌生化……………………………………………………………………3三、“童心

2、”不死——童心说的后世影响……………………………………4(一)对明清文坛的影响………………………………………………………4(二)对新文学的影响…………………………………………………………4(三)对当代文坛的影响……………………………………………………5四、总结…………………………………………………………………………5参考文献………………………………………………………………………66浅析李贽“童心说”之于文学创作[摘要]“童心说”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蛰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理论,李贽其人作为晚明时期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在明代后期的思

3、想界刮起一阵飙风。今天,随着人们对文学思想研究日渐深入,不可否认的是,他提出的“童心说”对于文学创作有着很大的意义。以下将从何谓“童心说”、“童心”式写作、“童心”未死等等几个方面论述李贽“童心说”对于文学创作的价值。通过对于李贽“童心说”中隐含的文学创作态度、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的梳理,为文学作品的研究与创作,提供更多的思路。[关键词]李贽童心说文学创作创作态度一、何谓“童心”——童心说概述“童心说”是晚明时期的杰出思想家李贽的文学艺术思想,同时李贽还是一位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他的文学思想对于当时的社会、对于今天都有着重大意义。他

4、主张文学思想要表现童心,他所谓的童心即是真心,是不受“闻见道理”即儒家正统教条熏染之心。在他看来,“童心”是评价文学作品的首要标准,即“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李贽《童心说》一文的核心是提倡“真情”,反对“假理”,他认为“天下之至文”,都是出自于未经过理学“闻见道理”沾染的“童心”。“真情”即出于真心的表达者。而他所谓障碍童心的“闻见道理”,是针对道学家所崇奉的封建伦理道德,以及与此相关的传统观念。“闻见道理”使人的言谈举止不再发自本心,因而言谈举止成为“以假人言假言”、“事假事而文假文”的虚假世界。而出自于人的自然本性

5、的童心,可以使作家写出摆脱理学桎梏的人性之美。提倡“真情”反对“假理”亦即是肯定“人欲”而反对“天理”,提倡人性而反对理学“理6性”,要求恢复被封建礼教扭曲了的人的自然本性。从“童心说”出发,李贽认为真正的文学创作决不能变成道家的“代圣贤立言”,更不是为了进行虚伪的仁义道德说教,而应当是人们郁结于胸中的真情实感不得不发之产物,是内心“绝假纯真”的“童心”之流露。他坚决反对复古模板之作,认为并不是古人的就一定好,今人的就一定不好,从表现“童心”出发,他认为对古人亦步亦趋必然要丧失“童心”。李贽从反理学、反传统,提倡具有人性解放色彩的“

6、自然之性”出发,以此来反对文艺上复古思潮具有前所未有的深刻性。二、“绝假纯真”——“童心”式写作“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从文学角度来看,李贽所提出的“绝假纯真”的“童心”式写作是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的,在某一种程度上来说,它也隐含着作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的创作态度。(一)真诚“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真诚的态度,文学创作中是十分重要的。“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在整个人生当中,我们心灵最纯净的阶段便是婴儿时期。刚刚见到这个世界的襁褓之儿,面对新鲜的人事物,始终抱着最真挚的情感,他们的心灵未被这个沉浮

7、不定的人世所沾染。当他们开始咿呀学语,口中的每一句话都是他们心中所想,每一份情感,都是他们所要展现给我们的情感,这个时期的他们是最真诚的、最具有童心的。而优秀的作品,也离不开创作者的真诚态度,读者在阅读作品时,需要从作品中感受作家笔下人物的所思所感。所以如若作者未投之以真诚,那么读者将无法真正的解读文本。(二)初心6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每个孩子幼时都会在心底埋藏着某一个梦想的种子,这个种子,是这个孩子在今后的成长中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这份初心是最美好的愿景,没有经过世事的糅杂,是一份纯粹的美好。但是,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将它改变

8、,或将它丢弃,初心不再,剩下的只是一份世故圆滑。在写作中,其实也是如此。很多人在提笔之初,心思是很纯净的,只为写作而写作。而慢慢地,在各种利益面前,这份初心渐渐磨灭,文字不再纯粹,商业化的写作只是当今“快餐式文学”的缩影,人们很难从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