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ID:10631721

大小:33.6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07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_第1页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_第2页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_第3页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_第4页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_第5页
资源描述: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干扰素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高等生物化学中期答辩作者:ZJJ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专业:药物化学学号:作者:摘要:干扰素是人体受到病毒或双股RNA刺激物的刺激产生免疫应答,由细胞合成及分泌的一族蛋白质类,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作用,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干扰病毒基因转录或病毒蛋白组分的翻译,从而阻止或限制病毒感染,是目前最主要的抗病毒感染和抗肿瘤生物制品。本文就干扰素的分类、分子结构、作用机理、生物学活性、体外重组技术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做出预测展望。关键词:干扰素研究进展应用前景Researchprogre

2、ssandapplicationprospectofinterferonAuthor:(TianjinUniversityofTechnology,Tianjin300072,China)Interferon(IFN)ishumanbodygetsvirusordoublestrandedtheexcitinggenerationimmunityofRNAexciterisrespondent,bythecellsynthesisreachesexcretivegensproteinkind,hasthefunctionofregulatingtheimmunefunc

3、tion,antiviralandantitumor,isanimportantpartofthebody'sdefensesystem.Itcanpreventorlimitviralinfectionbyinterferingwithviralgenetranscriptionortranslationoftheviralproteins,soitisthemainantiviralandantitumorbiologicalproducts.Theresearchofinterferonclassification,molecularstructure,1

4、mechanismofaction,biologicalactivity,vitriolrecombinationtechniquesandrelatedresearchdevelopmentofclinicalapplicationarereviewedinthepaper,andforecaststheprospecttoitsapplicationprospect.Keywords:InterferonResearchprogressApplicationProspects前言干扰素是由干扰素诱生剂诱导生物细胞后所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糖蛋白,由Isaacs和L

5、indenmann等于1957年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研究流感病毒干扰现象时发现的。干扰素自被发现以来,其广谱的抗病毒、抗肿瘤活性及其强大的免疫调节作用而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近年来,IFN已经成为病毒学、细胞学、分子遗传学、免疫学、生化学、肿瘤学、以及临床学家研究的重点对象,有逐步形成一个新兴边缘学科的趋向。该文章是对干扰素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进行综述。1.干扰素的产生机理与分类1.1干扰素的产生机理IFN是人和动物在细胞受到适宜刺激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微量的、具有高度生物学活性的糖蛋白。IFN的产生是受细胞基因组控制的,由于细胞中IFN基因抑制物(IFNsurpressor)

6、与IFN基因结合抑制复制酶系统,所以一般情况下,IFN基因处于抑制状态。当病毒或者其他诱生剂作用于细胞膜后,使IFN基因脱解抑制。IFN操纵子开始转录,合成mRNA,mRNA迅速转移至细胞浆,在核糖体上转议成IFN前体,切除信号肽后,成熟的IFN分泌到细胞外1.2干扰素的分类在过去,干扰素是按其与受体结合的原则,分为Ⅰ型和Ⅱ型,后来发现Ⅰ型干扰素按其与抗体结合的抗原性不同又可分为二类,故把Ⅰ型干扰素又分为A、B两大类,将原来的Ⅱ型干扰素命名为γ,此后30多年都把干扰素分为A、B、C三大类,其中虽然有很多人声称发现了第四、第五类干扰素等,但均未得到国际干扰素和细胞因子研究

7、学会(ISICR)的肯定,最后均被否定。直到近几年,干扰素的研究又有了十分重大的突破性进展。新发现的2[1-2]。IFN-K1(lambda1)、IFN-K2和IFN-K3,或IL-28A、IL-28B和IL-29都有干扰素活性,但它结合的受体与Ⅰ型干扰素受体不同[3-4]。这些新发现的干扰素,按其与受体结合的不同,将IL-28A、IL-28B、IL-29或IFN-K1(lambda1)、IFN-K2和IFN-K3命名为Ⅲ型干扰素。所以,按干扰素与其结合的受体不同分为TypeⅠ、TypeⅡ和TypeⅢ。干扰素的具体分类如下:Ⅰ型干扰素包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