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笙磬、颂磬看古代中国音乐文化

从笙磬、颂磬看古代中国音乐文化

ID:10658322

大小:34.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07

从笙磬、颂磬看古代中国音乐文化_第1页
从笙磬、颂磬看古代中国音乐文化_第2页
从笙磬、颂磬看古代中国音乐文化_第3页
从笙磬、颂磬看古代中国音乐文化_第4页
从笙磬、颂磬看古代中国音乐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笙磬、颂磬看古代中国音乐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笙磬、颂磬看古代中国音乐文化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2007年第2期HUANGZHONG(JournalofWuhanConservatoryofMusic,China)梁冬梅文章编号:1003—7721(2007)02—0075—04从笙磬,颂磬看古代中国音乐文化摘要:运用文化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利用历史文献,考古出土文物,阐释古文献里编磬中笙磬,颂磐的观念,并分析其所承载的音乐文化.古磬最初是单一的特磬,逐步发展为编磬,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祭祀活动中的庙堂之乐;战国时期,不晚干汉朝进一步成为雅颂之声的载体,至今仍是佛教寺庙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法器和

2、宗教乐器.关键词:磬;笙磬;颂磬;五方;五行中图分类号:J609文献标识码:A磬是一种打击乐器,传说是古代的毋句氏发明的,用玉,石或铜制成,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曾演奏,今天仍在使用.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曾出土打制石磬一具,其年代不晚于公元前15世纪.武官村晚商大墓也出土有虎纹石磬.作者早年在上海寺院里唱颂《华严字母》时,伴奏的法器中就有磬口].磬最原始的形状如图:图一:磐磬有单一的特磬和十几个成组的编磬.殷墟出土的特磬有半圆形与曲折形两种,后多作曲折形.周代以来用于雅乐.商代特磬如图:图二:商代特磬编磬由悬挂在木架(古称"虞"或"箕虞")上的

3、一系列石制或玉制的磬组成.用小木槌击奏.各个时代形制大小不一,枚数不等.《初Z记》卷十六引《三礼图》:"凡磬十六枚同一箕虞谓之编磬".清乾隆时玉制者各枚大小一律,因厚薄异而发音不同.编磬形状如图:?图三:编磬笙磬为悬于东面的编磬.《周礼?春官?视嘹》:"掌凡乐事播鼗,击颂磬,笙磬."汉郑玄注《周礼?春官?视嘹》:"视嘹播鼗又击磐.磬在东方日笙,笙,生也.在西方日颂,颂或作庸,功也".《大射礼》日:"乐人宿悬于阼阶东,笙磬西面,其南笙钟,其南镩,皆南陈."又日:"西阶之西,颂磬东面,其南钟,其南缚,皆南陈."孙诒让正义:"云磬在东方日笙,笙,生也者,明此为编磬也.

4、东方,据官悬悬在阼阶东者也".轩悬亦同.《毛诗?小雅?鼓钟》《传》云:笙磬,东方之乐也.《大司乐》疏引郑《书》注云:东方之乐谓之笙,笙,生也.东方生长之方,故名乐为笙也.郑《大射仪》注云:笙犹生也,东为阳中,万物以生.《春秋传》日:大蔟所以金奏,赞阳出滞,姑洗所以修洁百物,考神纳宾.是以东方钟磬谓之笙,皆编而悬之.《说文?竹部》云:物生故谓之笙.《释名?作者简介:梁冬梅(1962~),女,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曾任贵州大学?艺术版副主编(北京100101).收稿日期:2006一l1—2O76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第2期释乐器》云:笙,生也.

5、东方之乐与乐器之笙,物异,而取义于生则同也."由上可知:笙磬,颂磬皆为编磬.笙磬得名于位在东方.笙磬的词源义为"生".《易?系辞传下》以生为天地之大德,生在古人的心目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东方为春之象,万物孳乳繁衍在是时,其乐谓之笙,其义得于生是十分自然的.《释名》曰:笙,生也.象物贯地而生也.《礼经》:东方钟磬谓之笙钟,笙磬,笙犹生也.东为阳中,万物以生,是以东方钟,磬谓之笙也.故,笙磬是悬挂在东面的编磬.颂磬为悬于西面的编磬.颂磬在西面,西象征秋季万物成熟,感上天之德,歌颂成功之意.汉郑玄注《周礼?春官?视嘹》:"(磬)在西方日颂,颂或作庸,庸,功也.大射礼

6、》日:"……西阶之西,颂磬东面,其南钟,其南镩,皆南陈."孙诒让正义:"云在西方日颂,颂或作庸,庸,功也者,旧本脱下庸字,今据宋婺州本,巾箱本,注疏本增.此据宫悬悬在西阶西者也.轩悬亦同."《大司乐》疏引郑《书》注云:"西方之乐谓之庸,庸,功也,西方物熟有成功.亦谓之颂,颂亦是颂其成也."《大射仪》注云:"言成功日颂.西为阴中,万物之所成."《春秋传》日:"夷则所以咏歌九则,平民无忒,无射所以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轨义.是以西方钟磬谓之颂."《毛诗?序》日:"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此与郑义无异而相成.郑谓德能包容故作颂,序谓颂以形容其德,太平盛世

7、,歌功颂德."《说文?力部》:"功,以劳定国也.从力,工声."段玉裁注:"《司勋》曰'国功日功',郑日:保全国家若伊尹."可见庸,用,功义皆通.功为以劳定国,劳为用力甚,庸既用且更,故皆具盛义.而颂是其用力甚所带来的结果一一大功告成.颂,庸,功皆音近义通.颂磬得名于所在方位的象征义,其词源义为歌功.故,颂磬是悬挂在西面的编磬,击颂秋天丰收庆祝之乐.黄翔鹏先生在《乐问》中说:"把钟磬之乐作为庙堂之乐的代表之说,真是秦人的观念吗?还是汉以后的儒家之说?[2黄翔鹏先生提出了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产生于西周初期到春秋末期,公元前1O

8、66一一前541年共约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