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债管理与经济增长(一)论文

论公债管理与经济增长(一)论文

ID:10680774

大小:4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7

论公债管理与经济增长(一)论文_第1页
论公债管理与经济增长(一)论文_第2页
资源描述:

《论公债管理与经济增长(一)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公债管理与经济增长(一)论文.freelanagementtools),广义的公债管理被称为期间债务管理(debtmanagementovertime),公债管理目标也就由此被界定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一是确保财政融资的确定性,二是保持债务成本的最小化,三是维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与时间一致性(timeconsistency,即所采取的公债管理政策及其结果不仅在即期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也应是可行和有效的)(IrajAbedian,MichaelBiggs,1998)。二、公债管理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一)公债规模变动与经济增长率间的关系机制公债管理中最重要的是

2、公债规模的确定,即使创造了所有条件可供公债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得以充分释放,但如果对公债规模掌握不好,也会使其效应打折扣甚至走向经济要求或政策意向的反面。我们从大多数相关经济学文献中也可发现,学者们越来越注重从经济增长的视角观察公债变动和评测债务规模的大小。一些学者从较长历史时期内经济增长与公债变动的轨迹来分析公债相对规模(债务余额与名义GDP的比率)的变化,并试图描述出公债与实际利率、产出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以及财政赤字的债务融资与货币融资的各自适应环境。但对此,学者们的观点并不一致。托马斯。萨金特和华莱士(T.Sargent,N.ichaelBiggs,

3、P297,1998)所指出的,在使用这一措施时应至少考虑以下三个因素:一是可供售卖的公共资产市场价值的确定以及该价值量的大小;二是以该种措施减债的机会成本,即如果不售卖某些公共资产以偿债(在此不考虑公共资产售卖或重组的效率因素)而让其继续生产、提供公共产品的效用;三是政治压力,这主要是指政府受政治因素的影响也许不但没有减债的考虑,反而会增加债务,或者公共资产变卖或私有化受到多重政治因素方面的限制,或者受政治影响公共资产变卖收入被继续用于政府投资性或消费性开支而不会用于减债。除此之外,如果公债规模被认为过高,通胀或预算调整也会被作为减债的措施。需要注意的

4、是,通胀率的提高当然可以减少公债余额的实际价值,或者随着通胀率的上升公债交易价格下降,政府可趁机从市场以低价赎回部分公债,以降低偿债负担。在采取该种措施的初始,往往是借助放松型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利率得以降低,此时可有助于政府发行长期公债以增强财政融资的确实性(fiscalfinancialcertainty),但问题是,随着通胀率的上升,利率也会逐步上升,这不仅助长着公债票面利息率的上升,而且由通胀率引起的政府信誉降低,也会增加公债的发行难度或助长成本上升,况且通胀所固有的一些负效应,更使得这一渠道在实践中很难得以实施。至于预算调整,主要是指通

5、过增税或减少政府支出来达到减债的目的,这理应是偿债的最终措施,问题是无论增税还是减支都会遇到多种现实阻力而有较大的实施难度,但这并不等于说没有通过预算调整予以减债的机会。由上述分析可知,如果预算调整能够有利于实际经济增长率的提高,该种减债的措施就是最有效的,或者说,用于减债的预算调整措施的有效性与持久性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率。现实中,当经济增长处于回升或较高阶段时,由于税收收入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以及对公共福利开支需求的下降,从而使得减债的预算调整也具有可行性。这当然也是典型的凯恩斯理论所主张的,反对这一主张的传统非凯恩斯理论却认为,增税或减支的预算调整

6、措施相对于促进经济增长而言是相互矛盾的。但是当我们将视角放在越来越迅速的经济区域化、一体化和全球化趋势时,就会发现,无论是传统的凯恩斯理论还是传统的非凯恩斯理论都具有某些不适用性,因为一国预算调整措施会通过金融市场、外汇市场以及投资部门内一些内在变量的相互作用而使其效应更加复杂化,某一公债规模是否是能够被接受的最佳规模,不仅仅取决于一国的意愿与因素,还应看其对贸易与资本内外流动的影响。由此,用于减债的预算调整措施相对于经济增长可能不再是相互矛盾的,即对经济增长不仅不会产生紧缩影响,反而可能会具有扩张效应,因为债务规模的降低可能在国际范围内被认为是一国风

7、险减少的指标,从而使那些支持该国一定经济增长水平的外来资本投资增加,当这种力量超过预算调整的紧缩影响时,其净效应当然就有利于经济增长。对此,有些学者从经验的角度予以验证发现,发达国家的预算调整与经济增长间具有一致性趋势,而发展中国家则没有确定的趋势,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实施预算调整的时机相对于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太滞迟,进一步的技术层面原因是,这些国家缺乏减低预算调整对经济增长负面效应的适当有效的预算或计划机制(IrajAbedian和MichaelBiggs,P300,1998)。因此,从保持合理公债规模的角度看,或者为了纠正实际公债规

8、模对最佳水平的偏离,采取的所有措施也不应是以损害经济增长为代价,否则,将达不到维持合理公债规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