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肾病中医临床治疗探究

痛风性肾病中医临床治疗探究

ID:10690216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痛风性肾病中医临床治疗探究_第1页
痛风性肾病中医临床治疗探究_第2页
痛风性肾病中医临床治疗探究_第3页
痛风性肾病中医临床治疗探究_第4页
痛风性肾病中医临床治疗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痛风性肾病中医临床治疗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痛风性肾病中医临床治疗探究(安徽省庐江县白山中心卫生院,安徽,庐江,231531)【摘要】痛风性肾病是血尿酸水平升高而引起肾损害,中医药在痛风性肾病中的优势和特色已引起肾病学者的高度重视。本文作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对痛风性肾病的中医临床治疗进行了有益地探索,旨在促进中医临床公款痛风性肾病的治疗,供同行业者借鉴和交流。【关键词】痛风性肾病;中医临床;治疗;探究【中图分类号】R27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057-01痛风性肾病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致使血尿酸生成过多,或由于肾脏排泄减少,使血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在血中浓度过饱和,沉淀于肾脏而

2、引起肾损害。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饮食结构中动物蛋白摄人比例的增加,高尿酸血症的人群也在日益增多,这必将导致痛风及高尿酸性肾病发病率的不断升高。1辨病论治6痛风性肾病中医临床治疗探究(安徽省庐江县白山中心卫生院,安徽,庐江,231531)【摘要】痛风性肾病是血尿酸水平升高而引起肾损害,中医药在痛风性肾病中的优势和特色已引起肾病学者的高度重视。本文作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对痛风性肾病的中医临床治疗进行了有益地探索,旨在促进中医临床公款痛风性肾病的治疗,供同行业者借鉴和交流。【关键词】痛风性肾病;中医临床;治疗;探究【中图分类号】R27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

3、009)04-0057-01痛风性肾病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致使血尿酸生成过多,或由于肾脏排泄减少,使血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在血中浓度过饱和,沉淀于肾脏而引起肾损害。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饮食结构中动物蛋白摄人比例的增加,高尿酸血症的人群也在日益增多,这必将导致痛风及高尿酸性肾病发病率的不断升高。1辨病论治6奚九一根据40余年临床经验和长期的实验观察,认为痛风的病机特点是标实本虚,由于患者平素过食肥甘厚味,致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内停,湿积为浊,湿浊积于肾,肾乏气化,代谢紊乱。建立了“脾肾两虚、内湿致痹”的脾肾相关发病学说。立足于调整全身代谢与改善局部症状兼容的纯中药制剂―痛风颗粒(黄芪、首

4、乌、土茯苓、莱服子等),对其慢性高尿酸血症肾损害144例进行疗效观察表明,痛风颗粒能有效改善肾功能、降低血尿酸、缓解肢体肿痛。肾损轻度102例,有效92例,有效率90.19%;肾损中度37例,有效28例,有效率75.68%;总有效率86.33%。周恩超等认为其发生、发展与饮食无度(食积)、长期酗酒(酒积)、肠腑积滞(腑积)、痰湿瘀积密切相关,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结合以下治法。①消积,发病中有过食厚味的每佐以消导散积之品,如山楂、神曲、莱菔子。同时,尿酸性肾病往往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可配合脂必妥等降脂成药。②酒积,须加强清热利湿、渗湿化痰之品,同时患者须戒酒类。③腑积:治疗尿酸性肾病时

5、,但凡出现便结不通或积滞。不爽,宜配合消积通腑、理气导滞之品,如大黄、莱菔子、槟榔、枳实等。在肾功能不全阶段,更有必要保持大便畅通,即使日行大便,也可少佐制军3~5g,以泄浊解毒,或以大黄、牡蛎为主方保留灌肠,以吸附、排泄毒素,包括尿酸。④痰湿瘀积:尿酸性肾病药用化痰利湿行瘀之方药。2分期辨病论治6伍新林根据该病的肾损害的3个阶段,中医诊治相应分成3型:①痰湿阻络,痹阻关节:初期以关节症状为主,间有蛋白尿、血尿,肾功能损害属早期,治疗以祛瘀通络、健脾除湿为主,方以桃仁四物汤合三妙丸加减(药用:桃仁10g,红花6g,黄芪20g,当归9g,熟地15g,白芍15g,川芎9g,苍术12g,

6、黄柏12g,牛膝15g,益母草15g)。②脾肾亏虚,水湿不化:中期关节炎间有发作,肾功能损害属中期,治疗以温补脾肾、化水行气,方以六味地黄丸或济生肾气丸合参苓白术散(熟地15g,山药15g,山萸肉10g,茯苓15g,丹皮12g,泽泻15g,附子6g,桂枝9g,牛膝15g,车前子12g,人参5g,白术12g,桔梗9g,砂仁6g,薏苡仁30g,甘草6g)。③脾肾虚衰,湿浊滞留:晚期出现少尿、呕恶等症状,属尿毒症终末期,治疗以通腑泄浊、扶正固脱,方以温肾解毒汤加减(紫苏9g,党参20g,白术12g,炮附子9g,半夏12g,黄连9g,丹参12g,生大黄9g,砂仁6g,六月雪12g,米仁根1

7、5g)。毛黎明等诊治六法治疗痛风性肾病。①痛风肾病患者的初发阶段,常以关节病变为主,以祛瘀通络,健脾除湿法。处方:炒苍术15g,黄柏10g,薏苡仁30g,淮牛膝10g,生黄芪15~30g,茯苓30g,桃仁6g,红花6g,丹参15g,桑枝30g,晚蚕砂10g,秦艽10g。②痛风性肾病患者伴泌尿道结石、感染或血尿,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法。处方:焦山栀10g,瞿麦15g,蓄15g,制大黄6g,车前草20g,六一散(包)6g,黄柏10g,络石藤30g,淮牛膝10g,海金砂30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