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vdp方案治疗疗效观察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vdp方案治疗疗效观察

ID:10698555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vdp方案治疗疗效观察_第1页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vdp方案治疗疗效观察_第2页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vdp方案治疗疗效观察_第3页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vdp方案治疗疗效观察_第4页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vdp方案治疗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vdp方案治疗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VDP方案治疗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对成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VDP方案诱导化疗的疗效的观察。方法:将29例诊断明确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VDP方案进行诱导化疗。结果:VDP方案诱导化疗后完全缓解率(CR)52.3%。结论:VDP方案更适于成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诱导化疗。【关键词】VDP方案;白血病;淋巴细胞;急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对成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LymphocyticLeukemia,ALL)的诱导化疗方案在不断地更新,上世

2、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广泛应用强化疗方案,使得ALL的诱导缓解(CR)率及5年无病生存率(DFS)明显提高[1]。但因白血病治疗的复杂性及患方不稳定的依从性,白血病的治疗仍然是血液科的难题。为探索VDP方案对成人ALL诱导化疗的疗效,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9年7月VDP方案对29例成人ALL进行VDP方案诱导分化治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我院住院的初治患者29例,均根据临床表现、外周血常规、骨髓细胞学检查、细胞化学染色确诊。按1980年苏州全国白血病分型经验研讨会标准分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l,L2,

3、L3型[2]。其中L1型8例,L2型15例,L3型6例,男17例,女12例;年龄14~56岁,平均32.7岁。按使用化疗方案,患者治疗前在ALL分型、性别构成、年龄分布无差异;在治疗前外周血白细胞及骨髓原始+幼稚淋巴细胞无显著性。患者临床一般情况观察病29例,其中肝脾肿大19例,淋巴结肿大21例,WBC5.0×109患者9例,骨髓增生度减低1例,活跃以上28例。1.2治疗方法1.2.1VDP方案:每1疗程28d。VCR2mg,静脉注射,第1,8,15,22天用;DNR30~40mg/m2,静脉注射,第1,2,3,15,16,1

4、7天用;Pred40~60mg(m2/d),口服,每周连服5d,疗程结束后减量。按方案均在第14天行骨髓穿刺、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增生活跃以上者则继续完成第3周,第4周治疗。第35天再次做骨髓穿刺,如原始+幼稚淋巴细胞>20%,骨髓增生活跃以上者则第2疗程尽早进行。一般疗程间歇时间为2~3周。2疗程未完全缓解者则换其他化疗方案。1.2.2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防治本文在诱导缓解期间完成甲氨喋呤(MTX)鞘内注射6~8次,如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则隔天1次直到脑脊液恢复正常。巩固阶段每疗程结束时鞘内注射1次。61.2.3辅助治

5、疗化疗中积极支持对症治疗,合理营养,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注意生命体征监测,严格无菌操作,环境隔离,适时成分输血。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发热、感染则予强有力的抗生素,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皮下注射,30µg/d,连用5~7d,使白细胞升至4.0×109/L,同时适当应用丙种球蛋白。1.3疗效评定疗效评定按1987年全国白血病化学治疗讨论会标准,毒性反应按WHO标准判断分级[2]。2结果VDP疗效结果显示观察治疗23例,完全缓解(CR)12例,部分缓解(PR)7例,未缓解(NR)4例,完全缓解(CR)率52.3

6、%。VDP方案为14~80d,平均(32.4~-16.4)d。可见VDP治疗时间短。不良反应的观察治疗中最主要的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几乎每例患者化疗后均不同程度地出现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骨髓抑制的表现。VDP组在诱导分化治疗中对骨髓抑制差异无显著性。有l例患者在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因血小板减少致脑出血而死亡。其他毒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经对症治疗后能缓解,对生命不构成威胁。有些患者还出现脱发、手指发麻等不良反应。3讨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6(ALL)占儿童急性白血病的80%,发病率高峰在3岁至7岁之间。ALL也可发

7、生于成年人,占所有成年人白血病的20%。在急性白血病中,恶性细胞失去成熟和定向(分化)产生其功能的能力。这些细胞迅速分裂并取代正常细胞。当恶性细胞取代正常的骨髓成分时即发生骨髓衰竭。因为正常细胞的数目减少,此患者就会变得容易出血和感染。大多数病例看上去无明显诱因。但是,辐射、某些毒素,如苯和一些化学试剂,被认为是白血病的诱发因素。染色体异常也在急性白血病的发生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急性白血病的危险因素包括21三体综合征,多与白血病并发,以及接触辐射、化学试剂和药物。发病率为十万分之六。ALL是一种因不成熟的淋巴细胞克隆性扩增所

8、致的肿瘤性疾病,和其他侵犯骨髓的恶性肿瘤一样,通过抑制骨髓的正常造血功能而致病。在儿童及35岁以下成人中ALL上占急性白血病发病率的首位,表现为骨髓中的原始细胞大量增殖并浸润各种器官、组织,使正常造血受抑制。对于成人舭采取多药联合和大剂量化疗进行诱导缓解是目前的主要倾向。传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