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止痛散熏洗治疗跟痛症51例临床观察论文

活血止痛散熏洗治疗跟痛症51例临床观察论文

ID:10707150

大小:4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7

活血止痛散熏洗治疗跟痛症51例临床观察论文_第1页
活血止痛散熏洗治疗跟痛症51例临床观察论文_第2页
资源描述:

《活血止痛散熏洗治疗跟痛症51例临床观察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活血止痛散熏洗治疗跟痛症51例临床观察论文【摘要】目的:观察活血止痛散局部外用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症寻求一种更好的方法。方法:采用活血止痛散煎剂局部熏洗治疗跟痛症30min,早晚各1次,12d为1疗程。结果:51例中,痊愈10例,显效17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84%。结论:此疗法为治疗跟痛症的一种好方法。【关键词】跟痛症;活血止痛散;熏洗法跟痛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跟骨及其周围软组织病变所致疼痛的病症,主要表现为:足跟底部疼痛,站立或行走时诱发或加重,严重者可影响生活起居。本病的发病原因复杂,治疗方法多种多样,虽然能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但效

2、果多不理想,复发率高。笔者收集自2008年5月以来采用活血止痛散熏洗法治疗跟痛症的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1例中,男29例,女22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34岁.freell,.freelin,去火,先趁热熏患足,待水稍温后浸洗患足30min,早晚各1次,保留药汁及药渣,下次煮沸后即可再用,1剂药可用4次,6剂为1疗程。治疗期间嘱患者减少行走及活动。冬季可在患足上加盖棉垫使热力持久,但需防止水温过高引起烫伤。3疗效观察3.1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痊愈:疼痛消失,行走正常,能正常生活;显效:疼痛明显减轻,

3、行走正常;有效:疼痛减轻,步行久后可出现疼痛;无效:疼痛无改善,影响行走。3.2治疗结果本组51例病人,无效8例(16%),有效16例(31%),显效17例(33%),痊愈10例(20%),总有效率84%。3.3不良反应情况51例病人中4例出现足背皮肤轻度潮红瘙痒,经皮炎平软膏外用后症状减轻,余未见其它不良反应。3.4病案举例李某,女,56岁,双足跟疼痛6个月,晨起双足跟触地时如锥刺疼痛,活动后稍减轻,但行走久后痛又加重,夜晚休息时双足跟跳痛难忍,在外院给予口服药物、热敷、理疗等治疗无效,效果不理想。查体见:局部无红肿、瘀斑、皮疹等;双足跟压痛、叩击痛明显;血常规、血沉、尿酸检查均正

4、常;双足跟侧位X线片示:跟骨骨质增生。中医诊断:痹症(瘀血阻络型)。西医诊断:跟骨骨质增生。治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法。用活血止痛散水煎熏洗。6天后疼痛明显减轻。续用6天后,疼痛消失,行走自如,嘱平时穿软底鞋,坚持每晚热水洗脚。随访至今,未见复发。4讨论跟痛症多发于中老年,与劳损和退化有密切关系,多因足跟脂肪纤维垫炎、跟部滑囊炎、跟腱周围炎、跖筋膜炎、跟骨内压增高症、跟骨骨刺等所致。现代医学认为该病多有急性或慢性损伤史,因足跟部是人体负重的重要部分,跟骨及其周围软组织长期受压、牵拉损伤,出现充血、水肿、渗出以及纤维组织机化、钙化等无菌性炎症反应以及保护性跟骨骨刺增生,并释放炎症介质刺

5、激局部神经、血管而产生疼痛。[2]另外,跟骨主要由海绵状松质骨构成,位于全身最低处,受重力影响,血液回流困难,跟骨内静脉瘀滞,造成血流动力学改变,跟骨内压增高也是跟痛症的重要原因。传统的治疗方法有局部理疗,局部封闭,手术等。以理疗和局部封闭治疗者较多用。但理疗效果不明显,局部封闭存在感染的风险,且长期封闭有致跖筋膜变性断裂的可能。本病属中医“痹证”范畴。中医学认为,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导致足跟局部气滞血瘀痰凝,不通则痛。这与现代医学认为跟骨内高压和跟骨内静脉瘀滞是引起跟痛症的重要原因这一观点基本一致。现代医学认为热水浸浴具有镇痛松弛肌肉紧张镇静及增进血液循环的疗效。根据祖国医学“痛则

6、不通、通则不痛”的治疗原则,采用中药熏洗治疗具有舒松关节经络,疏导腠理、活血止痛的作用,达到改善微循环解除跟骨淤滞的目的。方中红花、姜黄、川楝子、乳香、苏木、当归辛苦温通、活血行气止痛;海桐皮、透骨草、土茯苓、白芷、羌活、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牛膝引药下行,直达病所,温经通络止痛。诸药合用,使气血运行畅通,筋脉功能正常,则疼痛不作矣。且局部用药,使药效直达病灶,起到抗炎症渗出、消除水肿、减轻粘连、改善血液循环、软化骨刺、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作用,使疼痛缓解,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本治疗方法简便经济,病人易于接受。通过临床观察,我们发现活血止痛散熏洗治疗跟痛症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

7、疗有效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