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考论文

新形势下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考论文

ID:10715624

大小:57.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7

新形势下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考论文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新形势下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考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形势下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考论文摘要:国际金融危机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开始对我国经济与就业情况产生不利影响,各高校的就业工作显得空前的困难。本文描述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从国家经济层面、学校的人才摘要:国际金融危机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开始对我国经济与就业情况产生不利影响,各高校的就业工作显得空前的困难。本文描述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从国家经济层面、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式、毕业生择业观念进行原因分析,最后从毕业生、高校、政府部门三方面展开对策思

2、考。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就业工作0引言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对我国经济和就业影响更加明显。据了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8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宏观就业形势趋紧。教育部从有关省市和高校初步了解到的毕业生需求情况看,当前经济形势变化对一些地区、行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1。各类高校存在实现初次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少、校园专场招聘会数量减少、毕业生普遍感到就业压力等现象,就业工作显得空前的困

3、难。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能否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直接关系到每一位毕业生的成长和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意义重大,迫在眉睫。笔者就全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引起一些思考并提出见解。1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描述1.1毕业生总量压力继续增加、待就业人数累积08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559万人,比07年增加64万人,增幅达12.93%;09年高校毕业生预

4、计达到611万人,比08年增加52万人,增幅达9.30%。虽然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总数的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据报道,往年未能就业累积的大学生总数达150万,就业工作压力仍旧突显。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广东,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亦将是改革开放以来就业形势最严峻的一年。2009年,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超过33万,加上历年延缓就业和省外来粤求职的大学生,估计超过50万名毕业生在广东求职。广东省2009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公布的数据显示,从已经举办的36场招聘会来看,进场用人单位数量相比去年减

5、少20%以上,进场用人单位招聘岗位数相比去年也减少20%以上。可见,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高校的就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1.2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是主要矛盾。结构性矛盾突出地体现为区域颁布的不平衡,大量毕业生过分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城市,竞争数量和增量有限的就业岗位。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打着“宁可失业在城市,不愿就业在基层”的口号。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中青在线、中国校媒网对全国31个省、区、市7761名应届毕业生(其中本科生占58.6%,研究生占11.

6、7%,高职高专生占29.7%)的调查显示,34.2%的人首选省会城市或发达的地级市,其次是普通地级市(26.4%),而24.7%的人选择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接下来依次是县城(8.2%)、乡镇(3.6%)、农村(1.8%)2。中西部地区、广大的基层却面临着人才匮乏又难以吸引毕业生,导致“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并存的状况十分明显。从高等教育内部看,存在人才培养结构不适应社会需要、不同学历层次就业率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学科专业的就业需求冷热不均、有些地区和高校仍然对扩招有较大冲动等问题。不少高校没有根

7、据社会需求办学,而是片面根据学校自身条件、师资情况进行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设置,忽视市场行情走向,结果培养的毕业生在学历层次、专业层次、质量层次等与社会需求不接轨,造成大学生就业局部性、结构性失衡。1.3供需信息不对称、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需进一步提升在信息网络日益发达的社会,利用网络向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和信息,非常适合大学生群体的特点,这不仅能有效地降低求职成本,而且能大大地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自2003年之后,各地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及高校陆续推出就业服务信息化服务体系,

8、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就业工作水平,但目前存在新的问题与难点,一是招聘信息数量不足,一些信息服务网不仅获得的数量少,而且时效性差;二是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共享。各省市地区和高校建立的就业信息网存在“各自为政”现象,有些高校为防止信息扩散,甚至人为地在登录用户名和密码上设置障碍,信息共享程度不高。1.4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和家长就业预期与社会需求仍有一些差距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近年来就业压力的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有所降低,到中小企业就业、到基层服务就业、灵活就业、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