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及中医证候学特点论文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及中医证候学特点论文

ID:10744434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8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及中医证候学特点论文_第1页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及中医证候学特点论文_第2页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及中医证候学特点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及中医证候学特点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及中医证候学特点论文.freeleandpathologicalchangesofcoronaryarteryinpatientsofcoronaryarterydiseasebinediologicale.ResultparedeofbloodstasisandsyndromeofYinastheniainCAD-DIAgroupeinCAD-DIAgrouparedifferent.KeyeofChinesemedicine;coronaryarteriograp

2、hy心血管疾病是对糖尿病患者威胁最大的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年龄更早,分布更广,程度更重,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有很好的前景,本研究旨在研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中医证候学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于2005年6月-2006年8月期间,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内科、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内科、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河南医科大学心内科、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和抢救中心5家医院收集1069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其中冠心

3、病合并糖尿病患者255例,男176例,女79例,平均年龄(63.30±9.54)岁;冠心病非糖尿病患者783例,男580例,女203例,平均年龄(60.66±11.02)岁;另外31例糖耐量减低,未纳入统计。1.2诊断标准血瘀证的诊断标准参照血瘀证诊断标准(1986年11月,广州)。虚证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1986年5月修订)。痰证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代码》。气滞、热蕴、水停、湿邪、寒凝等参考《中医诊断学》五版教材。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参照美国心脏

4、病学院(ACC)/美国心脏病学会(AHA)等2002年联合议定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疗指南”1,以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0年制定的“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2制定。1.3入选标准①入选冠心病以下类型:稳定性心绞痛、初发劳力型心绞痛、恶化劳力型心绞痛、静息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梗死后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②患者同意接受调查。③年龄在35岁以上。④性别、民族不限。1.4排除标准①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②经检查证实为其它心脏疾病、重度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症候群、颈椎病、甲状

5、腺机能亢进、胆心病、胃及食管返流等所致胸痛者。③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为Ⅲ、Ⅳ级者)、重度心律失常(如持续性快速房颤、房扑、室速)、脑梗死(急性期)、重度肺功能不全等急性疾病者。④合并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2方法以文献研究、专家咨询为基础,制定好病历表。对入院的24h患者的病史和症状体征进行分析,化验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作初步诊断,然后对其四诊信息进行收集。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非冠心病患者剔除。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3.0软件统计,计数资料

6、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正态分布用独立T检验。3结果(见表1~表4)表12组临床基本资料比较(略)表2舌脉情况2组比较(略)表3中医证候情况2组比较例(略)表4冠脉病变情况2组比较例(略)4讨论本研究显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的冠脉造影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单支病变少见,多为多支冠状动脉受累,病变冠状动脉多为弥漫性狭窄。2型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脂质代谢异常,糖尿病组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浓度高于非糖尿病组;血管重建和高血压病史明显高于冠心病非糖尿病组。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①高血糖直接引起内皮损伤;②

7、糖尿病时内皮修复减慢,内皮下胶原组织暴露时间延长,血小板粘附于损伤的内皮上,聚集增加;③糖化代谢产物的增加使得内源性血管舒张因子产生减少或活性降低,而缩血管物质如内皮素-1产生增加,冠脉张力增加,管腔缩小·本研究发现,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中气虚、血瘀和阴虚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热证35人(14%),与传统认为糖尿病“阴虚燥热”理论不符,可能本研究病例多为病情日久,而阴虚燥热的病机多为疾病的初期。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病理变化可能为初期表现以燥热为主,渐伤阴津,而见阴虚,后期则损及肾阴,兼有气虚。而气阴两虚

8、亦为胸痹的基本病机之一。虚火灼阴血而瘀,灼津成痰而痰瘀互阻心脉发为胸痹,或气虚而无以行血,胸阳不运,血停为瘀,阻滞心脉而发为胸痹。因此,瘀血是消渴合并胸痹常见病理产物,又是胸痹发生最直接的原因。提示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多用益气、养阴、活血之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