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纤舒肺颗粒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观察论文

抗纤舒肺颗粒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观察论文

ID:10745084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8

抗纤舒肺颗粒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观察论文_第1页
抗纤舒肺颗粒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观察论文_第2页
抗纤舒肺颗粒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观察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抗纤舒肺颗粒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观察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抗纤舒肺颗粒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观察论文.freelg每日晨起顿服。对照组单纯服用泼尼松片,每日0.5mg/kg,连服4周;继之减量至每日0.25mg/kg,连服8周;然后减量至每日0.125mg/kg。2组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期间,2组患者均不应用任何免疫抑制剂或免疫增强剂,可以根据病情变化酌情应用抗生素或止咳化痰药物。1.3观察指标与方法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血常规、高分辨CT(HRCT)、肺功能、血气分析等检查。肺功能检测仪采用美国康讯肺功能仪进行检测。1.4疗效标准参照2000年美国胸科协会关于IPF诊断和治疗国际共识推荐的效评价标准2。改善:符合以下至少2

2、项条件,即①症状改善,特别是活动能力提高;②X线胸片或HRCT上肺间质病变减轻;③符合以下至少2条:a.肺总量(TLC)或肺活量(VC)增加≥10%或增加≥200mL;b.肺部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增加≥15%或增加≥3mL/(min·mmHg);c.在心肺运动试验中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升高≥4%或肺泡气-动脉氧分压差P(A-a)O2升高≥4mmHg。稳定:符合以下至少2项条件,即①TLC或VC变化<10%或变化<200mL;②DLCO变化<15%或变化<3mL/(min·mmHg);③在心肺运动试验中SaO2变化<4%,P(A-a)O2变化<4mmHg。加重:①

3、症状加重,特别是呼吸困难或者咳嗽加重;②X线胸片或HRCT显示肺间质病变加重,特别是出现蜂窝肺或肺动脉高压征象;③符合以下至少2条时:a.TLC或VC下降≥10%或下降≥200mL;b.DLCO下降≥15%或下降≥3mL/(min·mmHg);c.在心肺运动试验中SaO2下降≥4%或P(A-a)O2升高≥4mmHg。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2组治疗前后高分辨CT计分比较治疗组患者HRCT计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

4、治疗后积分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病情进展或恶化;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2组IPF患者治疗前后HRCT计分比较(略)2.2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和动脉氧分压比较治疗前2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预计值、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预计值、DLCO/预计值、动脉氧分压(PaO2)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2组患者的FVC/预计值、FEV1/预计值、DLCO/预计值、PaO2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2组IPF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和PaO2比较(略)2.32组总体疗

5、效比较(见表3)表32组IPF患者临床总体疗效比较(略)3讨论IPF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的研究提出IPF的肺部损伤可能与如下因素有关:①肺组织在多种内源性和外源性刺激(如遗传、吸烟、粉尘、病毒感染、胃-食管反流等)下触发炎症反应,释放炎症递质和氧自由基,导致肺泡损伤;②肺泡上皮细胞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β等作用下出现凋亡;③肺泡Ⅰ型上皮细胞基底膜的损伤和异常修复,成纤维细胞移行至肺泡上皮,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肺实质结构损伤和纤维化囊腔形成等3-4。中医文献中有关IPF的描述散见于“肺痹”、“肺痿”、“喘证”、“咳嗽”等病证中,目前尚未统一

6、病名。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系致病因素侵入人体,留滞肺内,损伤肺脏,病初在气,久则及血。病机涉及热毒浸淫、气阴两虚、痰瘀互结等多方面,但总属本虚标实。本虚责之肺脾肾:肺气虚弱,不能主气;脾失健运,聚湿生痰;肾气亏乏,摄纳无力。标实为痰、热、瘀阻于肺,燥热化火伤阴,肺津匮乏,失于输布,肺失清肃,肺气不足使然。故宜标本兼治,扶正与祛邪并进。抗纤舒肺颗粒以益气补肺、活血祛瘀、清热化痰、扶正固本为原则组方。方中重用党参和黄芪为君,党参补中气,黄芪固卫气,一阴一阳,一里一表,相互为用,以治其本;以丹参、当归、白芍、沙参为臣,黄芩、葶苈子、半夏、杏仁、全瓜蒌、鱼腥草为佐,共奏活血祛瘀、清热

7、化痰之功,以治其标;生甘草为使,调和诸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党参可明显减少总胶原蛋白及Ⅰ、Ⅲ、Ⅳ型胶原在大鼠肺组织和肝脏的病理性沉积,使胶原蛋白的含量明显下降,并有抗氧自由基与膜脂质过氧化,抑制TGF-β的表达,促进间质性胶原酶表达,减少胶原等细胞外基质产生的作用5。当归、丹参、沙参、白芍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还具备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可有效清除自由基,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成与增殖,减少胶原纤维沉积6。黄芩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黄芩素、黄芩苷通过抑制炎性介质释放与生成和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以达到抗炎作用,并有抗氧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